寶寶聰明與否, 很大程度上在於家長的培養方式。 下面的三種行為, 就是錯誤的示範。
父母的三種行為足以讓孩子變笨
1、永遠也贏不了的遊戲
如果我們讓孩子玩一個遊戲, 這個遊戲的難度超出孩子現有的理解能力, 但我們又不向他做任何講解, 結果孩子總是不知道該怎麼玩, 每次嘗試都失敗, 那麼孩子的感覺會越來越糟糕, 不用別人說, 他也會覺得自己很笨。
若是在孩子的生活裡, 他很少得到“贏”的感覺, 最終, 他可能就會變成一個看起來笨頭笨腦又畏手畏腳的孩子。
2、過早的知識傳授
一些熱衷於所謂“智力開發”的父母,
Advertisiment
3、大量的負面暗示
有一個充滿寓意的童話故事:有一位美麗的公主, 從小就被一位巫婆關在一座高塔上面, 每天只能見到巫婆。 巫婆每天都對她說:“你的樣子醜極了, 見到你的人都會感到害怕。 ”公主相信了巫婆的話, 怕被別人嘲笑, 不敢逃走。 直到有一天, 一位王子經過塔下, 看到了公主那如仙的美貌, 驚為天人, 救出了她。 這位公主才對著鏡子意識到自己原來如此的美麗。
Advertisiment
事實上, 很多父母都可能在無意間充當了“巫婆”的角色。
說孩子“真笨”是一些父母的口頭禪, 說起時甚至帶著愛意。 可是, 孩子接受到的就是“笨”的資訊;有時, 望子成龍的父母有意無意地拿孩子與別人相比, “你看人家丁丁多聰明!”“李阿姨的女兒都能用英語和老外對話了, 她比你還小呢。 ”……有時, 父母在朋友、外人面前表現謙虛, “我兒子不行, 很笨的。 ”“這孩子很沒腦子的。 ”
整日被淹沒在如此大量的負面暗示裡, 孩子怎麼能不真心實意地相信自己真的很笨?
當孩子因為上述種種原因, 深信自己的腦子很笨、學習能力很差的時候, 他就會產生嚴重的自卑感和自我懷疑, 他的潛意識就會產生“保護作用”, 拒絕新的資訊進入記憶庫,
Advertisiment
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變聰明?
1、教導他關懷別人:快樂的孩子需要能感受到自己與別人有某些有意義的連結, 瞭解到他對別人的意義。 要發展這種感覺, 可以幫助孩子多與他人接觸。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整理一些舊玩具, 和他一起捐給慈善團體, 幫助無家可歸的孩子。 也可以鼓勵孩子在學校參與一些義工活動。 專家指出, 即使在很小的年齡, 都能從幫助他人的過程中, 獲得快樂。 並養成喜歡助人的習慣。
2、教導他解決問題:從學會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 每一步都是孩子邁向更獨立的里程碑。 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解決面對的問題,
Advertisiment
3、放棄完美主義:我們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一面, 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 例如, 嫌棄他們沒把桌子擦乾淨, 乾脆自己再擦一遍;或是糾正他們一定要把東西擺到一定位置。 事事要求完美, 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 下次當你忍不住想要參一腳, 急著幫孩子把事情做的更好時, 不妨先想想看:“這件事跟健康或安全有關嗎?”“想像10年之後,
Advertisiment
4、笑口常開:常和孩子說說笑話、一起編些好笑的歌, 和你的孩子一起開懷大笑, 對你和孩子都有益處。 光是大笑, 就是很好的運動。
6、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 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 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 父母要避免將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活動、課程。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有一些無所事事, 隨性玩耍的時間。 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的想像力無拘無束的發揮, 讓他們可以悠閒的看蜘蛛織網、研究螢火蟲如何發光……以他們自然的速度去探索他們所好奇的世界。 也許, 有時你也該放慢你的腳步, 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
7、確保孩子吃得健康: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8、鼓勵他多運動: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9、常常擁抱: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10、用心聆聽: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1、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劄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12、給他表演的舞臺: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
拋開你的行程表,跟著孩子的節奏享受生活。7、確保孩子吃得健康:健康的飲食,不僅讓孩子身體健康,也能讓孩子的情緒較穩定。不論是正餐或點心,儘量遵循健康原則,例如:低脂、低糖、新鮮、均衡的飲食。
8、鼓勵他多運動:陪你的孩子玩球、騎腳踏車、游泳……,多運動不但可以鍛煉孩子的體能,也會讓他變得更開朗。保持動態生活可以適度紓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並且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並從運動中發現樂趣與成就感。
9、常常擁抱:輕輕一個擁抱,傳達的是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你”。研究發現溫柔的撫觸擁抱,可以讓早產兒變得較健康、較活潑,情緒也較穩定。對於大人而言,擁抱也能讓人減輕壓力,撫平不安的情緒。
10、用心聆聽:沒有什麼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想要當個更好的傾聽者嗎?不要只用一隻耳朵聽,當孩子對你說話時,儘量停下你手邊正在做的事情,專心聽他講話。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你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11、激發他內在的藝術天份:雖然科學家已證實沒有所謂的“莫劄特效應”,但是多讓孩子接觸音樂、美術、舞蹈等活動,依然可以豐富孩子的內心世界。專家發現,當孩子隨音樂舞動、或是拿著畫筆塗鴉,其實都是孩子在抒發他內在世界、表達情感的方法。孩子喜歡畫畫、跳舞或彈奏音樂,也會對自己感到比較滿意。
12、給他表演的舞臺: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何不給他們機會表現一下?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你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你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你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你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