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腺體,
擔負著各種營養物質的代謝功能。
小兒時期肝臟相對比成人大,
新生兒的肝臟約占體重的4%,
五歲時占3%,
青少年期占2.5%,
而到成人時只占2%。
年齡越小,
差別越明顯。
乳幼兒時期的肝臟由於占體重的比例大,
一般地在肋緣下均能觸到肝臟,
這並不說明有病,
特別是這時期的肝左葉相對比右葉大,
左葉占整個肝臟的1/3,
在劍突下可觸到2~3公分。
隨著生長發育,
小兒的肝臟逐漸回縮,
一般到五周歲時,
肋下就觸不到肝臟了,
如果五周歲以後在肋下還能觸到肝臟的邊緣,
那就可能有病了。
檢查肝臟是否腫大時,
Advertisiment
還應當考慮下述因素:例如劇烈運動後,
由於血液迴圈旺盛,
內臟充血,
肝臟也因充血而腫大,
此時在肋緣下可觸到1~2釐米大小,
有人對籃球運動員作試驗,
在一場劇烈比賽後,
從運動員肋緣下均可觸到肝臟1~2釐米。
又例如飯前飯後也有差異,
由於飯後1~2小時,
進入胃腸道的營養物質被吸收入肝臟,
肝臟因代謝這些營養物質而充血,
此時肝臟也可比原來大,
在某些小兒的肋緣下可觸到1~2釐米。
還有早晚的變化,
由於一夜安靜休息,
肝臟含血量減少,
此時肝臟相對比原來小些,
而經過一天的活動後,
到傍晚時肝臟由於充血多可比原來要大些,
因此早晚也可有1~2釐米的差異。
此外,
由於胸廓畸形(如佝僂病)及胸腔內疾病,
Advertisiment
如右側胸腔積水、腫物、肺氣腫等使肝臟受壓向下移位而可觸到,
相反,
腹腔中有積水、腫物、腸脹氣等也可使原來腫大的肝臟被推向上移位,
反而觸不到已經腫大的肝臟了。
另外檢查者每人手法輕重不同及主觀因素等,
他們之間也有1~2釐米差異。
因此對肝臟檢查是否真正腫大,
應當要定時、定點(位元)、定人,
作動態比較,
才較為可靠。
由於上述這些因素的影響,
一般在肋緣下觸到肝臟不是十分可靠的。
為此,
檢查肝臟的上下界(直徑),
是比較科學地反映肝臟大小情況。
其方法是,
在右胸鎖骨中線上叩診,
叩擊肺臟時,
由於肺臟是充氣故呈鼓清音,
而叩到肝臟上緣時,
音響就轉變成實濁了,
此時定為肝臟的上界,
同時再觸鎖骨中線肋緣下的肝臟下緣,
Advertisiment
觸不到時也用叩擊方法,
因腹腔中腸道充氣也呈鼓響音,
由實濁音變鼓響音時為肝臟的下緣,
此時測量肝臟的上下界距離,
即為肝臟的直徑。
各年齡的肝臟直徑為:新生兒3~5釐米,
乳幼兒4~6釐米,
學齡前期5~7釐米,
學齡期7~10釐米,
青少年期10~12釐米,
成人是12釐米以內。
如超過這個資料,
說明小兒肝臟是真正腫大了。
此時需要進一步檢查小兒肝腫大的原因,
並結合病因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