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撕下標籤 快樂長大

自從兒子出生後,
我們和他一起分享無盡的喜悅與樂趣。
初為人母的我也有賴兒子之福,
除了心理上的莫大滿足之外,
更為我的兒童心理學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實踐機會……
0-3歲的小寶寶正處於意識和自我意識初步形成的階段, 對於他們來說, 沒有什麼事是不值得嘗試的。 因此, 當您的寶寶面對困難產生退縮或畏懼時, 身為父母的我們就該好好地檢討一下, 是不是我們做錯了什麼呢?
成長小故事
兒子倫倫學說話比較早, 10個月左右就會說些簡單的詞語, 如:“媽媽、爸爸”等, 1歲時已經可以說出一些較完整的語句,

Advertisiment
偶爾還蹦出幾個簡單的英語單詞……語言方面的能力與他同齡的小朋友相比較, 可謂是“出類拔萃”。 這也許是我由胎教做起, 堅持不懈地與他談心、對話有關吧?雖然我一直在提醒自己, 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做比較, 但作為母親, 兒子的任何一個過人之處都是我的驕傲!
可接下來發生的一件事, 立即使我的“驕傲”煙消雲散。
那是在倫倫1歲3個月時的一天傍晚, 我和媽媽帶他出去玩, 遇到了鄰居劉醫生, 她很喜歡倫倫, 平時有事沒事地老逗他玩。 這天, 劉醫生高興地抱過倫倫, 兩人鬧著、叫著, 開心地笑個不停。 忽然, 劉醫生轉過身來, 關切地問我和媽媽:“倫倫幾個月了?”我告訴她:“15個月了。 ”, 劉醫生接著又問:“那他到現在為什麼還不會走路?你看我們社區裡好幾個比他小的小朋友都會走路了!”
我一時有些尷尬,
Advertisiment
不好作答, 但沒想到一聲奶聲奶氣的“膽子小!”卻從兒子的嘴裡冒了出來。 我們先是一怔, 繼而捧腹大笑, 劉醫生更是抱著他親了又親。
回家後, 細細回味兒子的童趣之言, 忍俊不禁後, 我陷入了深思……
15個月的孩子意識和自我意識剛開始萌芽, 對於語言的理解能力也相當有限, 那麼這句“膽子小”出自何處呢?接下來幾天我仔細地觀察著, 一天, 我終於從外公、外婆的對話中找到了答案。
那天, 外公、外婆和倫倫一起玩, 外公想讓他下地自己走路, 其實他以前已經在學步車裡練習了很久, 並且走得非常好。 外公和外婆想了很多辦法, 說盡了“好話”勸兒子下地,
Advertisiment
可他就是不願意, 賴在外公身上不肯下來, 外婆也無可奈何地對外公說:“看來這孩子膽子太小, 不敢自己走路!”聽了這句話, 我恍然大悟, 原來問題的根源來自于我們家長。 兒子天真地模仿我們的語言, 但我們也許並未意識到, 這其實是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無形中提醒兒子:他不行, 他沒有能力做好這件事。 兒子也在小小的內心世界為自己貼上這麼一個標籤:我不行, 我做不好這件事。
明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後, 我首先和家裡的老人長談了一次。 他們都是知識份子, 馬上意識到他們這種發自內心的、對第三代的細心呵護與關愛, 反而對孩子造成了一種消極的心理暗示, 使孩子對自己沒有認同感,
Advertisiment
束縛了他的成長, 抑制了他的能力發展。 在與長輩們探討了一番之後, 我們達成了一致的教育目標和方法, 有了他們的支援, 我對教會兒子學走路充滿了信心。
週末到了, 我又一如既往地帶兒子到公園去, 沐浴大自然的清新氣息, 倫倫在小童車裡拍著手, 踢著腿, 興奮得大喊大叫, 趁著他的高興勁兒, 我把他抱起來, 坐在柔軟的草地上, 給他講《一隻小蝴蝶》的故事, 他睜著圓溜溜的眼睛聽得入了迷……聽完故事以後, 我對兒子說:“我們去找小蝴蝶玩, 好嗎?”他用力地點點頭, 此時, 我心裡暗暗叫好。
於是, 我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彩帶, 上面有一隻五彩斑斕的紙蝴蝶。 我走到兒子對面, 一面抖動著彩帶, 一面對他說:“倫倫, 快過來, 小蝴蝶在叫你呢!”兒子見我離開了他,
Advertisiment
起先有些緊張, 後來被那美麗的“小蝴蝶”所吸引, 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
我興奮地大聲鼓勵他:“再走一步, 就可以抓到小蝴蝶了!”兒子此時又邁出了第二步, 只見他伸出小手, 一把抓到“小蝴蝶”了, 高興得大叫起來。 我一把摟住他, 又親又抱, 給予兒子最及時的表揚:“我們倫倫真勇敢, 走路走得多好呀, 連小蝴蝶都誇你呢!”光是口頭表揚還不夠, 我又拿出了他最喜歡的巧克力, 他那股得意勁掛在了他紅撲撲的小臉上。 趁熱打鐵, 我和兒子玩起了“抓蝴蝶”的遊戲, 每一次遊戲, 我都試著把“小蝴蝶”的距離放地遠一點、再遠一點, 有了信心, 無論我把“小蝴蝶”放得多遠, 倫倫都能穩穩地抓到“蝴蝶”。
以後, 外公、外婆和我一起用遊戲的方式説明兒子練習走路, 還經常變化遊戲道具,如:氣球、銅鈴,吹氣玩具……兒子越走越起勁,而他每走出一步,我們都會不斷地在旁邊為他加油、喝彩。
經過全家人的齊心協力,兒子腳下的路越走越踏實,而我也經常用兒子學走路的小故事來鼓勵我周圍的爸媽朋友:“別輕易地為孩子貼上標籤,他們的成長往往超越我們的目標與想像!”
[BOX]Smart Q&A
Q 什麼是心理暗示?
A 心理暗示是用間接的方法使人們按照一定方式行動,或接受某種信念與意見的心理過程。
Q 心理暗示有哪幾種?
A 心理暗示可分為:
無意識暗示——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是在無意識中使對方產生暗示效應。
有意識暗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是有意識的暗示對方,使之產生特定的效應。
Q 心理暗示是通過哪些方式達到目的的呢?
A 心理暗示一般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來進行的,但也可以通過手勢、表情或其它暗號來示意,人們在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響。
心理諮詢師媽媽建議
爸媽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這麼一種現象,雖然我們並沒有對寶寶提出什麼明確的規定,比如要求他去做什麼、怎樣做、看什麼、聽什麼等,但就好像以上的小故事中發生的小插曲那樣,寶寶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了一系列有規律的行為反應。
應對此類情況,爸媽們最好能注意以下幾點:
1.對問題追根求源
往往行為問題的出現只是一個外在的表像,其背後必然隱藏著與之相關的心理活動。孩子的問題產生是否在成人身上,是否因為成人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造成了消極的行為表現。
2.制訂相應的對策
父母可以共同商量,針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結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制訂一些有效的措施,對於孩子良好的表現,應及時鼓勵和獎勵,並分享成功的喜悅。
3.注重自身的言行
成人應時刻提醒自己,在你的身邊,有這麼一位小可愛,他(她)有一雙渴求的眼睛、一對靈敏的耳朵,探索著周圍的世界,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傾聽著你的隻言片語。只有心理暗示運用得當,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文/丁彤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諮詢專家
本文由《聰明寶寶》提供

還經常變化遊戲道具,如:氣球、銅鈴,吹氣玩具……兒子越走越起勁,而他每走出一步,我們都會不斷地在旁邊為他加油、喝彩。
經過全家人的齊心協力,兒子腳下的路越走越踏實,而我也經常用兒子學走路的小故事來鼓勵我周圍的爸媽朋友:“別輕易地為孩子貼上標籤,他們的成長往往超越我們的目標與想像!”
[BOX]Smart Q&A
Q 什麼是心理暗示?
A 心理暗示是用間接的方法使人們按照一定方式行動,或接受某種信念與意見的心理過程。
Q 心理暗示有哪幾種?
A 心理暗示可分為:
無意識暗示——往往沒有明確的目的,是在無意識中使對方產生暗示效應。
有意識暗示——具有明確的目的性,是有意識的暗示對方,使之產生特定的效應。
Q 心理暗示是通過哪些方式達到目的的呢?
A 心理暗示一般是通過語言的形式來進行的,但也可以通過手勢、表情或其它暗號來示意,人們在感覺、知覺、記憶、想像、思維、情感和意志等方面都能受到暗示的影響。
心理諮詢師媽媽建議
爸媽們可能在日常生活中,會發現這麼一種現象,雖然我們並沒有對寶寶提出什麼明確的規定,比如要求他去做什麼、怎樣做、看什麼、聽什麼等,但就好像以上的小故事中發生的小插曲那樣,寶寶出人意料地表現出了一系列有規律的行為反應。
應對此類情況,爸媽們最好能注意以下幾點:
1.對問題追根求源
往往行為問題的出現只是一個外在的表像,其背後必然隱藏著與之相關的心理活動。孩子的問題產生是否在成人身上,是否因為成人消極的心理暗示而造成了消極的行為表現。
2.制訂相應的對策
父母可以共同商量,針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問題,結合孩子的年齡特徵,制訂一些有效的措施,對於孩子良好的表現,應及時鼓勵和獎勵,並分享成功的喜悅。
3.注重自身的言行
成人應時刻提醒自己,在你的身邊,有這麼一位小可愛,他(她)有一雙渴求的眼睛、一對靈敏的耳朵,探索著周圍的世界,注視著你的一舉一動,傾聽著你的隻言片語。只有心理暗示運用得當,才能使孩子更加健康的成長。
文/丁彤 華東師大心理健康輔導中心諮詢專家
本文由《聰明寶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