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擁抱反射

擁抱反射 Moro reflex 亦稱驚跳反射, 用力敲擊小兒頭部兩側的床墊, 可引起此反射, 最好用手拖住小兒頭、背部, 使呈斜坡臥位, 軀幹與床面呈30度角, 然後迅速使其頭向後傾10~15度傾拖引起上、下肢外展, 同時軀幹及手指伸直, 然後上肢屈曲呈現擁抱狀。

擁抱反射是脊髓的固有反射, 屬於非條件反射, 若缺乏這種擁抱反射則說明孩子一是大腦神經系統沒有發育成熟, 二可能是神經系統有損傷或病變, 顱內出血或其它顱內疾病。 隨大腦皮層高級中樞的發育而逐漸消失。
此反射生後3個月表現明顯, 6個月後完全消失。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期無此反射, 說明有腦損傷, 若一側上肢缺乏驚跳反射, 提示臂叢神經因產傷或其他原因所致的麻痹或鎖骨骨折。 腦部有損傷或急性病變時, 驚跳反射可延遲或消失。 如4個月後仍能引起, 應引起注意;9個月以後仍出現, 是大腦慢性病變的特徵。
神經發育不是光看擁抱反射的, 主要先看有無窒息缺氧等的病史, 觀察今後神經發育的情況, 還有其他生理反射如覓食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交叉伸腿反射、軀頸矯正反射及屈肌張力等等。
一、原始反射

新生兒出生時已具備多種暫時性原始反射。 擁抱反射是新生兒原始反射中的一種。 臨床常用的原始反射有:①覓食反射(rooting reflex);②吸吮反射(sucking reflex);③握持反射(grasp reflex);④擁抱反射(Moro reflex)。
二、擁抱反射(Moro reflex)
新生兒仰臥位,
Advertisiment
從背部托起嬰兒, 一手托住嬰兒頸及背部, 另一手托著枕部, 然後拖住枕部的手突然下移數釐米(不是放手)使頭及頸部“後傾”數釐米。 正常可見兩上肢外展並伸直, 手指張開, 然後上肢屈曲回縮。 早產兒往往出現不完全的反應, 即上肢不屈曲回縮。
正常情況下, 上述反射生後數月自然消失。 新生兒期如這些反射減弱或消失, 或數月後仍不消失, 常提示有神經系統疾病。
早產兒神經系統成熟度與胎齡有關, 胎齡愈小, 原始反射越難引出或反射不完全。
三、反射條件

如果讓剛出生的寶寶平躺著, 你把手指放到他的小手裡, 他會馬上牢牢地握住。 這時可以很輕鬆地將寶寶拉起來, 使他的上半身離開床面。 將手指從寶寶的掌中抽出,
Advertisiment
寶寶會仰面倒下。 這時, 寶寶會大幅度伸展四肢, 然後馬上又縮回, 小胳膊緊緊抱在胸前, 小腿也蜷縮起來, 而且還會哭鬧。 這種姿勢像是在進行自我保護, 又像是在呼救。 突然抓寶寶的雙腳, 或者突然發出較大的聲音, 寶寶也會出現這種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