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收起控制欲 讓孩子擁有自我人格

不少家長總是擔心孩子會走彎路, 於是總是干涉孩子的自由, 要求他們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成長。 然而這麼個完全按你要求長大的孩子, 真的是你心中所想嗎?

春節和老媽一起去鄰居家串門, 兩個長輩聊天恰好聊到了鄰居的兒子。 鄰居的兒子今年30歲, 談及到這個兒子時, 鄰居阿姨總是一臉自豪說:“我的兒子非常聽話……”

是啊, 他的兒子真的非常聽話, 甚至可以說有點亦步亦趨。 這個兒子在公司裡非常努力, 但是做事總是不願意自己動腦子, 永遠按照別人的指示去做。 如果下班想要出去玩, 那麼必須要先跟鄰居阿姨打個電話,

Advertisiment
同意了才能出去, 不答應的必須馬上回家。

有一次, 這個兒子玩得有些晚了, 鄰居阿姨立馬打電話, 騙他說自己頭疼死了, 結果這個兒子立馬火急火燎的開車回家, 路上差點出了車禍……然而鄰居阿姨在說這件事情的時候, 還滿面春風, 說自己兒子多麼在乎自己……

作為一個晚輩, 我也只有在一旁聽得分, 對於鄰居阿姨的話雖然嗤之以鼻, 但是也不好說什麼, 只是心疼他的兒子:一個被當做提線木偶的人基本沒有人格, 做任何事情都沒法自己做主。 而立之年還沒法成家立業, 這個母親是最大的敗筆……

不想讓孩子做提線木偶, 你必須規避這些習慣:

1.絕對的完美主義者

有的家長本身就是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

Advertisiment
生活必須要井井有條, 物品必須要擺放整齊, 稍微有些失控就會讓他們坐立不安, 一點小錯都會不開心很久。 這些對自身要求高的家長, 對孩子的要求也一樣。 孩子考了99分, 就會被認為不努力, 100分才是學習好, 而孩子在這種要求下, 受到的壓力也是極大的。

2.父母的要求大過天

不管別人如何勸解, 不管孩子的想法, 也不管他們是否有相關能力, 這類父母對孩子的將來有自己的要求, 而他們也會根據這個要求給孩子規劃出一條看似完美的人生道路。 至於孩子的興趣、快樂, 就不是他們會考慮的事情。

3.賞罰控制孩子一切

一些家長喜歡用賞罰去控制孩子的一切, 大有“順我者昌, 逆我者亡”的意思。 當孩子聽從家長的話,

Advertisiment
可以達到他們心目中的要求, 那麼孩子將獲得來自家長大量的獎勵, 注意這裡不僅僅是物質上的獎勵, 還包括濃濃的關懷和愛。 但是如果孩子不聽話了, 或者成績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 那麼必然會受到嚴厲的訓斥和懲罰, 甚至連日常的伙食都因此下降。

4.操控範圍無限擴大

隨著孩子活動圈子越來越大, 父母的控制範圍也跟著無限擴張。 小時候, 對孩子的控制還僅限於屋內, 等到他們逐漸成長, 有了自己的生活圈, 家長的的控制也隨之而來:每天必須幾點回家、雙休日不能出去玩、這些人必須遠離、這類人你要和他們做朋友……更有甚者還會窺探孩子的隱私, 偷看日記、查孩子通話記錄、偷看電腦上的聊天記錄等等。

Advertisiment
生活在這類父母的控制之中, 孩子將毫無隱私, 每天就像是“脫光”了一樣。

5.孩子必須只能愛我

在這類家長眼中, 孩子就是生活的全部, 但是他們的愛並不是無償的, 他們也會要求孩子毫無保留的愛自己, 不能愛別人一分。 這類家長總會認真的問孩子:“你最愛誰?”如果答案不是自己, 那麼會因此黯然神傷。 他們有極強的控制欲, 作為這類家長的孩子, 他們很容易失去自我, 並且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覺得自己做什麼事情都不行。 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 總是缺乏主見, 他們的口頭禪是:“我問一下我的媽媽/爸爸!”

生活中, 總有些父母把孩子當做提線木偶, 要求他們永遠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成長, 並且對於孩子的言聽計從沾沾自喜。

Advertisiment
但是孩子終有一天要自己去生活, 此時雖然他們可以掙斷牽線, 但是卻很難再獨自站起來……

(原標題:收起你的控制欲 放過孩子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