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改掉寶寶吃飯時的壞習慣

1. 有的寶寶不能好好坐下來吃飯原因:1 ~ 1 歲半期間的幼兒不能好好坐下來吃飯是正常的。 這是由於這麼大的寶寶集中注意力時間很短, 大約為10 分鐘。

應對措施:要及時幫助寶寶養成能坐下來集中精力吃飯的習慣。 如果媽媽不在意, 將來就會發現改掉習慣比養成習慣還要難。

最好的方法是讓寶寶坐在專門的吃飯椅上, 以免寶寶亂跑。 媽媽永遠不給孩子邊走邊吃的機會, 任何人都不要追著喂寶寶吃飯

2. 有的寶寶突然不愛吃飯, 喜歡喝奶原因:這和嬰兒在三四個月的時候厭奶是一樣的道理。 寶寶這段時間,

Advertisiment
因為添加飯菜導致腸胃功能的疲勞需要調整一段時間。

應對措施:如果寶寶喜歡喝奶不愛吃飯, 父母就增加奶量, 不必著急, 配方奶完全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一段時間之後, 寶寶就會和以前一樣愛吃飯了。

幼兒營養五大原則

原則一:全面。 幼兒生長發育必需的營養素, 包括七大類, 有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脂肪、蛋白質、纖維素、水。 這些營養素必須從食物中獲取, 而食物的全面, 是保證營養全面的第一原則。

原則二:多樣。 在每一食品大類裡, 都要變換花樣, 變換品種, 媽媽能列出的食品品種名單越多越好, 最好經常嘗試沒有吃過的新鮮品種。

原則三:均衡。 儘管營養攝入全面、多樣, 但如果攝入的各種營養素比例不均衡,

Advertisiment
同樣會影響幼兒的生長發育。 喜歡吃的就沒有節制, 不喜歡吃的就少吃甚至不吃, 這些都是不良的飲食習慣。 任何食物都不是絕對的好和絕對的壞, 再好的食物也要適量。 均衡的營養是營養好的第三原則。

原則四:新鮮。 生活品質提高後, 營養進入比較高的境界, 那就是新鮮。 吃天然新鮮的食物是營養好的第四原則。

原則五:美味。 健康的美味是少油、少鹽、少糖、少調味劑的, 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本身的營養素和天然味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