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iment
建立主導角色
家人往往因愛惜小朋友而疏于管教。 然而對小朋友更好的做法應該是讓他清楚大人才是主導者, 不應該縱容孩子在進食期間滿屋跑, 1歲以上的小朋友更應該自行進食。
注意餵食環境
儘量避開玩具和電視等會令小孩分心的環境因素。 餵食時間若拖太長, 只會令飯菜變冷, 小孩的食欲相應減低。
多元化烹調手法
不同顏色和種類的食物能讓小朋友更開胃, 也能幫助小朋友認知不同事物, 有助腦部發展。 家長不一定要要求小朋友進食綠葉蔬菜, 菇菌類、紅蘿蔔和粟米等食物也是有營養而且好看的蔬菜。
Advertisiment
健康生活習慣
小朋友的生活習慣也要健康, 適量帶小朋友到戶外玩耍運動可多消耗體能, 自然更有胃口進食。 進食習慣必須要定時定量, 切忌在正餐前吃甜品零食, 影響胃口。
不要強迫小朋友
小朋友會被大件的食物嚇怕, 建議可預先切小塊, 然後逐漸增加進食份量。 小朋友也十分聰明, 很容易感受到餵食者的情緒, 若感覺被強迫就很容易對該種食物產生恐懼感。 因此必須讓小朋友認知道食物是有營養, 進食是開心的事情。
營養指導配合助長配方奶粉, 對增加兒童營養攝取和體重有一定幫助。 每日喝兩杯奶, 可幫助偏食兒童補充經常缺乏的營養素如維他命和礦物質。 然而家長應按營養師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