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改造過分依賴父母的寶貝

改造過分依賴父母的寶貝

寶貝依賴行為4危害

1.影響寶貝的智慧發育

寶貝的依賴行為如果不能得到糾正, 將來就不僅僅是依賴父母這麼簡單的事情。 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代勞, 寶貝就不需要做, 不需要說, 不需要思考, 時間長了, 語言能力、行動能力、思維能力都會嚴重退化, 進而影響寶貝的智慧發育。

2.導致寶貝出現心理問題

過分依賴的寶貝上了幼稚園會一直哭鬧;上了學, 會翹課, 甚至窩在家裡, 死活不肯進入學校這個不能讓自己享福的場所;到了20多歲, 還賴在父母身邊, 被動地等待父母給他找工作,

Advertisiment
或者找了工作又怕苦怕累, 最終又縮回父母的保護圈, 繼續過著“吃”父母的舒心日子。 慢慢的, 他就會與社會格格不入, 嚴重的還會出現心理問題。

3.影響親子關係

很多親子糾紛都源于孩子過於依賴父母, 導致父母不堪重負, 繼而心力憔悴, 並將一腔怒火轉嫁到寶貝身上。 比如, 有的寶貝不能離開父母, 只要父母離開他的視線就哭鬧不休, 或者任何事情都要他依賴的人去做, 別的任何人都無法替代, 結果被依賴的人就沒有了自由, 完完全全被寶貝的哭聲控制著, 時間長了, 就會煩躁不堪, 最終忍無可忍, 對寶貝大發脾氣, 發完脾氣又後悔不已, 轉而去哄寶貝。 如此反復, 進入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讓寶貝更加無所適從。

Advertisiment

4.影響家庭成員的關係

那些被人為地訓練成過分依賴某一人的寶貝, 往往很難接納別的家人為他做什麼事情, 這樣的結果是, 被依賴的人不堪負重, 但是又不敢將寶貝讓位于別人, 結果可能就會導致家庭成員之間出現矛盾。 這種矛盾會隨著時間的推移一點點加深, 最終影響成人之間的關係, 出現關係緊張的家庭氛圍。 而這又會影響寶貝, 對寶貝身心發育帶來很多不利因素。

應對寶貝依賴行為4策略

給寶貝更多的機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並不是不愛他, 相反是更科學的愛孩子的一種方式。 寶貝在自己做事的過程中, 語言能力、動作能力、思維能力等各個方面都會得到更多訓練的機會, 自然也就會發展得更好。

Advertisiment
因此, 改變寶貝的依賴行為不僅為了使他將來心理更加健康, 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還有助於開發他的各項智慧。 可以根據寶貝的情況, 分別採取以下措施來修正寶貝的行為——

1. 改變教養策略

如果寶貝依賴媽咪, 那麼媽咪就要改變自己一貫的教養方式, 凡是寶貝能做的事情就一定要讓他自己去做;不會做的事情也要提供機會讓他學習, 幫助他慢慢掌握做這些事情的技能;如果寶貝實在不會做, 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遊戲, 讓寶貝在遊戲中輕輕鬆松學會這些技能。

2. 勸說或更換撫養人

有的家庭可能雇有保姆, 碰上那些好保姆愛孩子愛得不行, 就跟愛自己的孩子一樣, 這本身是一件幸事, 但是如果沒有處理好, 也可能成為一件給寶貝帶來不幸的事。

Advertisiment
如果保姆事事包辦, 寶貝又養成了欺負保姆的習慣, 那麼就可能積重難返。 爺爺奶奶或者其他老人帶孩子, 自然也是疼愛有加, 同樣可能給寶貝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遇到這種情況, 父母就要勸說撫養人改變養育方式, 如果實在勸說不了, 那就只好更換撫養人, 或者乾脆自己帶孩子了。

3. 給予寶貝足夠多的關注

安全感是保證寶貝心理正常發育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 不管父母多忙, 最好都不要將寶貝送給別人撫養。 畢竟對於寶貝來說, 這個世界上沒有比父母更重要的人了。 如果不得已交給別人撫養, 父母也不要表現出過多的負罪感, 只要盡可能給予寶貝更多的關注就可以了。

Advertisiment
這種負罪感可能會導致父母失去理性, 進而給寶貝創造一個不適宜他成長的環境, 反而帶給他傷害。

4. 給予寶貝更多的愛

一個獲得足夠多的愛也懂得愛別人的寶貝會更加獨立, 會較少依賴。 寶貝不是自己的私有物品, 誰也沒有權力獨佔。 何況, 有更多的人愛他, 讓他學會愛更多的人, 對他情商智商發育都有好處。 因此, 撫養人要盡可能創造條件, 讓寶貝有更多機會跟其他家人玩耍, 享受他們給他帶來的關愛, 也嘗試鼓勵寶貝以他自己的方式去愛大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