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放下架子和孩子說話

父母在生活中不要擺著父母的姿態與孩子相處, 要與孩子平等的相處, 才能夠與孩子更好的溝通, 才能更好的瞭解孩子。 那麼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麼與自己的孩子相處呢?

父母蹲下來和孩子說話, 不但拉近了與孩子的物理距離, 更拉近了與孩子的心理距離。 它體現了父母對孩子民主、平等的態度和對孩子的尊重, 從而使孩子更願意聽從父母的教誨, 接受父母的忠告。

--瑞士教育家 裴斯泰洛齊

個案點擊

肖賓的父母有著傳統的教子觀念, 信奉“棒打出孝子”, 所以對肖賓總是採用棍棒、責駡、命令、強迫等高壓手段來教育。

Advertisiment
小時候的肖賓對父母這樣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有害怕, 認為父母高高在上, 自己沒有力量去辯解, 心裡雖有怨言也不敢說出來。 漸漸長大後, 肖賓對父母獨斷專行的行為日益不滿。 現在, 不管父母讓他做什麼, 也不論父母所說的正確與否, 他幾乎事事都與父母對著幹。

有一次, 肖賓中午放學之後沒有回家吃飯, 晚上回來後, 媽媽問他中午怎麼沒有回家, 在哪裡吃的飯?肖賓看了媽媽一眼, 沒有吭聲。 這讓很看重自己權威身份的媽媽很生氣, 她進一步逼問道:“說, 你到底上哪去了?為什麼沒回家吃飯?”“有事了。 ”肖賓被媽媽逼急了, 敷衍地說道。 “啪”地一聲, 肖賓的臉上挨了媽媽一巴掌。 他沒有吭聲, 瞪著眼看了媽媽一會,

Advertisiment
走開了。 從此之後, 肖賓看父母像仇人似的。 他那權威心理很重的父母, 看著現在一點都不聽話的兒子, 也不知該如何是好。

與孩子平等對話

案例解析

與孩子平等相處, 需要父母蹲下來與孩子對話。 蹲下來, 與孩子目光平視, 生動地表明瞭父母對孩子的平等態度。 孩子不需要抬頭去看父母, 會感受父母對自己的尊重, 因此對父母的教育會樂於接受, 減少與父母對立的行為。 父母與孩子平等交流, 並不代表失去了父母的身份;父母高高在上的對孩子發號司令, 並不一定能把威信留在孩子的心中。 相反還可能像上例中肖賓那樣, 把父母看作了敵人, 事事與父母對著幹。

其實, 與孩子平等相處, 會使父母收穫多多--首先,

Advertisiment
贏得孩子的信賴。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 而是一個獨立的有生命的個體, 有自己的思想、愛好、志向等等。 因此, 無論孩子多小, 父母都要去掉居高臨下的心理, 以平等的心態對待孩子, 有事情與孩子多商量, 悉心聽取孩子的意見, 聆聽孩子的心聲, 尊重孩子的選擇, 做個朋友式的引導者。 父母這樣做了, 就會贏得孩子的由衷信賴。

其二, 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孩子信賴父母, 就會願意向父母傾訴一切, 也會樂於接受父母正確的決定和引導, 從而使身心能夠更加健康地成長。

其三, 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 父母與孩子都坦誠以待, 傾心交流, 彼此在思想上、生活上、學習上都互相激發, 互相依賴, 成為不可缺少的一員, 使家庭真正成為孩子心靈的聖地、力量的源泉。

Advertisiment
父母如果動不動就拿上輩的身份向孩子發號命令, 對孩子進行強求逼迫, 必然導致孩子如上例中的肖賓一樣, 與父母的心越來越遠, 反抗父母的行為越來越多, 從而收到與父母期望相反的效果。

因此, 為了與孩子建立融洽的關係, 為了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要時刻做到蹲下來與孩子對話, 任何時候都與孩子進行平等的交流, 讓孩子的個體生命綻放出屬於自己的光華。 而不能像上例中肖賓的父母那樣, 採取打罵教育的粗魯形式。 這樣, 即使在孩子小時候似乎取得了讓孩子聽話的效果, 但孩子稍大時, 從小積壓著的不滿就會暴發出來。 雖說父母本意是為孩子好,

Advertisiment
但因為採取的方法不對, 就可能導致父子成仇。 那時, 父母再後悔就來不及了。

建議父母的方法

蹲下來, 與孩子平視對話, 體現了父母與孩子平等交流的心態, 滿足了孩子自尊的心理。 孩子對父母感激的同時, 會更容易地接受父母的教育。

方法一:摒棄居高臨下的心理

方法例示

小凡最近不知道為什麼, 情緒總是很不好。 父母說什麼他也不愛聽, 叫他做什麼他也不願去做, 而且不說明原由。 面對孩子這種情況, 小凡的媽媽想到孩子可能有了什麼煩心事, 也可能是處於叛逆期, 所以沒有對孩子盲目批評, 而是摒棄父母居高臨下的心理, 走到孩子的面前, 蹲下來, 與孩子心平氣和地談心說:“小凡, 最近有什麼事嗎?無論發生什麼事情, 爸媽都會與你一起分擔的。”

小凡看到媽媽這樣對待自己的暴躁,感動地說:“媽媽,我就是沒有原因的心煩,沒有別的事,你不用擔心。這些天對你們的態度不好,請原諒。”小凡的媽媽聽兒子這樣說,知道兒子是處於青春叛逆期,於是給兒子講起了自己那時的情況,並告訴兒子:這個時期人人都有,很快就會過去。鼓勵兒子多參加活動,合理發洩自己的情緒。小凡在媽媽溫馨話語的鼓勵下,很快調整了自己,又變回以前那個乖巧的孩子,並且比以前更懂事,更體貼父母了。

操作提示

父母摒棄居高臨下的心理,才會放下架子,蹲下來與孩子說話。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向父母述說,父母因此才能瞭解孩子的內心,知道孩子細微的心理變化及其原因,找出適當的辦法幫孩子及時解決問題。

方法二:有事多與孩子商量

方法例示

田田是個美麗的小女孩,乖巧聽話,人見人愛。田田雖然聽話,但也有自己的主見,之所以很少與父母的意見相左,表現得聽話懂事,是因父母對與她有關的事情,都與她平等商量,所以每一件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一次,爸爸想給田田報學習班,就同田田商量道:“田田,爸爸看很多的孩子都報了興趣班,也想給你報一個,你是怎麼想的?”田田搖搖頭說:“我不想報,報了班就沒有時間玩了。”“不會的,爸爸幫你報一個你喜歡的、能在其中體驗到快樂的班,不是報很多的班,你看呢?”田田聽爸爸這樣說,低頭想了一會,高興地說:“行啊,我喜歡唱歌,你給我報個音樂班吧。”就這樣,爸爸與田田把這件事情確定了下來。

田田的父母經常這樣,有關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與孩子商量,對孩子不做一點勉強,所以孩子都很樂意去做,並且完成得都很出色。

平等的對待孩子

操作提示

父母若想讓孩子聽話,使用暴力或者命令的方式,都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只有蹲下來,將事情與孩子商量,聽取孩子的意見與看法,才能取得孩子的認可,孩子對父母要求的事情才能夠愉快地完成。

方法三:平等地對待孩子

方法例示

小露與別的孩子打架了,一身是傷地回到了家。小露的父母把她拉到一邊,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她打一頓,然後才問她為什麼跟別人打架。小露人小脾氣擰,不管父母怎麼問,就是一聲不不吭。小露的父母看著孩子不說話就生氣,又把小露揍了一頓。

挨打後的小露不再與父母說話。過後,媽媽覺得上次打孩子有些重,又沒有弄明白原因,就走到孩子的面前,蹲下身子問孩子道:“小露,身上還疼嗎?”小露聽著媽媽關心的話語,看著媽媽蹲在自己的面前,態度這樣溫和,就“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把挨打所受的委屈全都發洩了出來。媽媽等她哭完,握著小露的手問道:“為什麼不跟爸媽說話,還記恨著父母上次打你的事嗎?”

小露搖了搖頭,媽媽又問:“那是因為什麼?”“是因為你們對我不公平,回來後不問原因就揍我,我不想再與你們說話。”“現在為什麼說了呢?”小露的媽媽問,“我現在感受到了平等,所以才說。”小露的媽媽知道了孩子擰的原因,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

操作提示

孩子無論多小,父母都應平等地對待他們。有些粗魯的父母不分原因就打,不問清楚就罵,這樣做,小孩子雖然沒有反抗的能力,但會對父母產生怨恨的情緒,用別的方式來表示對父母不平等的抗議。如果父母不及時改變自己的態度,與孩子間的溝壑會變得越來越深。

方法四:以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年齡特點來理解孩子

方法例示

費洛明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瞭解孩子的思維方式,知道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所具有的不同特點,對孩子採取平等的態度,所以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正確地教育孩子、處理孩子所產生的問題。費洛明與父母的關係特別好,也表現得特別懂事,基本上沒有與父母發生過大的分歧和激烈的對立情緒。

很多認識費洛明和他父母的人,都會由衷地誇讚費洛明懂事,羡慕費洛明的父母教子有方,很多父母還經常虛心地向費洛明父母請教教育孩子的經驗。

操作提示

孩子與父母之間發生矛盾,大多由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而引起,方法的不當又源于父母以成人的觀點去對待孩子,沒有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而導致。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維,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去教育,這樣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小編總結:父母摒棄居高臨下的心理,才會放下架子,蹲下來與孩子說話。要注意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維,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這樣才能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

爸媽都會與你一起分擔的。”

小凡看到媽媽這樣對待自己的暴躁,感動地說:“媽媽,我就是沒有原因的心煩,沒有別的事,你不用擔心。這些天對你們的態度不好,請原諒。”小凡的媽媽聽兒子這樣說,知道兒子是處於青春叛逆期,於是給兒子講起了自己那時的情況,並告訴兒子:這個時期人人都有,很快就會過去。鼓勵兒子多參加活動,合理發洩自己的情緒。小凡在媽媽溫馨話語的鼓勵下,很快調整了自己,又變回以前那個乖巧的孩子,並且比以前更懂事,更體貼父母了。

操作提示

父母摒棄居高臨下的心理,才會放下架子,蹲下來與孩子說話。只有這樣,孩子才願意向父母述說,父母因此才能瞭解孩子的內心,知道孩子細微的心理變化及其原因,找出適當的辦法幫孩子及時解決問題。

方法二:有事多與孩子商量

方法例示

田田是個美麗的小女孩,乖巧聽話,人見人愛。田田雖然聽話,但也有自己的主見,之所以很少與父母的意見相左,表現得聽話懂事,是因父母對與她有關的事情,都與她平等商量,所以每一件事情進行得很順利。

一次,爸爸想給田田報學習班,就同田田商量道:“田田,爸爸看很多的孩子都報了興趣班,也想給你報一個,你是怎麼想的?”田田搖搖頭說:“我不想報,報了班就沒有時間玩了。”“不會的,爸爸幫你報一個你喜歡的、能在其中體驗到快樂的班,不是報很多的班,你看呢?”田田聽爸爸這樣說,低頭想了一會,高興地說:“行啊,我喜歡唱歌,你給我報個音樂班吧。”就這樣,爸爸與田田把這件事情確定了下來。

田田的父母經常這樣,有關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與孩子商量,對孩子不做一點勉強,所以孩子都很樂意去做,並且完成得都很出色。

平等的對待孩子

操作提示

父母若想讓孩子聽話,使用暴力或者命令的方式,都不會收到好的效果。只有蹲下來,將事情與孩子商量,聽取孩子的意見與看法,才能取得孩子的認可,孩子對父母要求的事情才能夠愉快地完成。

方法三:平等地對待孩子

方法例示

小露與別的孩子打架了,一身是傷地回到了家。小露的父母把她拉到一邊,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她打一頓,然後才問她為什麼跟別人打架。小露人小脾氣擰,不管父母怎麼問,就是一聲不不吭。小露的父母看著孩子不說話就生氣,又把小露揍了一頓。

挨打後的小露不再與父母說話。過後,媽媽覺得上次打孩子有些重,又沒有弄明白原因,就走到孩子的面前,蹲下身子問孩子道:“小露,身上還疼嗎?”小露聽著媽媽關心的話語,看著媽媽蹲在自己的面前,態度這樣溫和,就“哇”地一聲哭了起來,把挨打所受的委屈全都發洩了出來。媽媽等她哭完,握著小露的手問道:“為什麼不跟爸媽說話,還記恨著父母上次打你的事嗎?”

小露搖了搖頭,媽媽又問:“那是因為什麼?”“是因為你們對我不公平,回來後不問原因就揍我,我不想再與你們說話。”“現在為什麼說了呢?”小露的媽媽問,“我現在感受到了平等,所以才說。”小露的媽媽知道了孩子擰的原因,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

操作提示

孩子無論多小,父母都應平等地對待他們。有些粗魯的父母不分原因就打,不問清楚就罵,這樣做,小孩子雖然沒有反抗的能力,但會對父母產生怨恨的情緒,用別的方式來表示對父母不平等的抗議。如果父母不及時改變自己的態度,與孩子間的溝壑會變得越來越深。

方法四:以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年齡特點來理解孩子

方法例示

費洛明的父母都是教育工作者。他們瞭解孩子的思維方式,知道孩子在各個年齡段所具有的不同特點,對孩子採取平等的態度,所以能夠從孩子的角度出發,正確地教育孩子、處理孩子所產生的問題。費洛明與父母的關係特別好,也表現得特別懂事,基本上沒有與父母發生過大的分歧和激烈的對立情緒。

很多認識費洛明和他父母的人,都會由衷地誇讚費洛明懂事,羡慕費洛明的父母教子有方,很多父母還經常虛心地向費洛明父母請教教育孩子的經驗。

操作提示

孩子與父母之間發生矛盾,大多由於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當而引起,方法的不當又源于父母以成人的觀點去對待孩子,沒有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而導致。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維,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去教育,這樣才能教育出好孩子。

小編總結:父母摒棄居高臨下的心理,才會放下架子,蹲下來與孩子說話。要注意站在孩子的立場去思維,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這樣才能以後做什麼事情都注意平等地對待孩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