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放低嗓門 對孩子溫柔一些

吼叫教育管用嗎?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感受, 開始吼叫孩子, 制止孩子的行為的確管用, 不過長期以後收效漸微, 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來學習相關的育兒經驗吧。

 

吼叫教育管用嗎?
人都有好奇心, 越是聽不清楚的, 越會注意去聽, 例如偷聽別人講話時, 別人的聲音那麼小, 我們卻能一字不漏地聽進去, 這是因為大腦把它所有的資源都調派去做聽的工作了。 因此, 要孩子注意聽你說話, 不必大聲吼, 只要引起他的動機, 你越不要他聽見, 他越會注意聽。
其實最好的溝通方式是身教, 因為太小的孩子還不能說理,
Advertisiment
當大人做給他看時, 他便自然會學進去。 責駡的壞處是, 他一緊張, 大腦會自動轉入逃生機制, 交感神經替代了原來的副交感神經, 使他的瞳孔會放大、心跳加快、手心出冷汗、膀胱失禁, 這時, 他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如何逃過一劫, 父母就白費唇舌了。
>>推薦閱讀:對孩子大吼大叫 是典型的教育失敗
寶寶亂扔東西
寶寶喜歡玩食物, 多半是因為他們並不餓。 當他把飯菜丟到地上時, 如果你的反應是生氣和斥責, 那麼恭喜你, 不僅沒有用, 他還很可能會越玩越帶勁(因為他已經成功吸引了你的注意, 並“控制”了你)。
你可以平靜地告訴他, “食物是吃的, 不是扔的。 如果你已經吃飽了, 那媽媽就把餐具收走嘍。 ”要是寶寶繼續扔食物,
Advertisiment
那就說到做到, 立即把餐具收走。 幾次下來, 寶寶就知道媽媽是認真的了。
“你可以玩玩具, 但是我希望你能玩完後把東西收拾好, 你可以跟我保證你會這樣做嗎?”
“我們還有十分鐘的時間, 你需要在這個時間內把飯吃完, 不然我們會遲到。 ”

 

別揪著“錯誤”不放
別總問孩子知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也許你是想要引導他發現問題, 但孩子年紀、生活經驗有限, 可能真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啥, 他們也很委屈!所以這時, 家長能發一記“直球”就有用多了。
不適合的方式:“你知不知道自己錯哪了?不知道就再去想!”“你是不是覺得自己沒錯?”
可靠方式:“光看動畫片不吃飯是不對的, 如果你現在把飯吃完, 一會兒你可以有半個小時看電視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如果你不這麼做, 那你今天將不能看電視了。 ”
在神經學上, 要改變一個行為最好的方法是用你要的行為去取代你不要的行為。 也就是說, 不要只說“不可以”, 請指出一條可以的路來給他走。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