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判斷腹瀉原因及3種治療方法!!!

腹瀉症狀要細辨

1、輕症:每天大便五至八次, 可能伴隨著輕微發燒或嘔吐。 糞便呈黃綠色, 帶粘液且呈蛋花湯樣, 並伴有輕微腹脹, 腸鳴音亢進。

2、中度腹瀉:每天大便十次, 稀水便、氣味酸且臭, 可能中度發燒。

3、重症:腹瀉頻繁, 每天大便八至十五次, 呈水樣、量多, 有酸臭味, 煩躁、嗜睡、萎靡, 甚至昏迷、驚厥, 血絲黏液便, 前囟門凹陷, 皮膚及嘴唇乾燥等。

4、部分患兒可出現明顯脫水、酸中毒、電解質紊亂, 如低鉀或低鎂等。

根據大便的性狀可推測病因:

大便糊狀, 有腐食味, 可能為消化不良;

大便稀水樣, 次數多, 可能為急性胃腸炎;

Advertisiment

大便帶膿血, 粘液多, 可能感染了菌痢;

大便蛋花湯樣, 可能為病毒性腹瀉。

如何治療寶寶腹瀉

1、調整飲食

正在添加輔食的孩子要暫停輔食或減少次數與輔食量, 停止喂含油肉多的食品。

寶寶如有母乳應繼續母乳餵養或稀釋配方餵養2—3天, 隨後逐步恢復正常飲食。

有噁心嘔吐的孩子, 應給孩子稀飯、麵條等易消化的食物, 避免高蛋白高脂及油膩食物。 少量多次, 緩慢喂水、餵飯, 及時補充水分。

當腹瀉嘔吐特別嚴重時, 可以少餵食物1-2次, 不主張"饑餓療法"。 特別是對於非感染性腹瀉的孩子而言, 他們的腸道系統並沒有被細菌影響, 消化功能還是很好的, 如果家長實行"禁食", 可能會導致孩子在饑餓狀態下增加腸蠕動, 反而易使腹瀉加重。

Advertisiment

2、藥物治療

①對輕中度腹瀉, 一般採用口服補液法即可。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口服補液鹽是最經濟、方便又科學的補液法。 每袋有適當比例的糖、鹽和蘇打, 服用時用溫開水250毫升沖半包, 耐心地給寶寶一勺一勺地喂下, 就可收到與靜脈補液同樣的效果。 口服補液也可自製, 即在500毫升溫開水中加入1.75克精食鹽(相當於啤酒瓶蓋的一半)和食糖10克(相當於2小勺)。

②由病毒及其他原因引起, 可以試用些生態製劑;由細菌引起的腹瀉, 不要擅自應用抗菌素, 需到醫院治療。

③中藥:

寒濕型腹瀉, 表現大便稀薄糊狀或清水樣, 尿色清, 舌質淡紅, 苔白膩者可用藿香10克, 佩藍10克, 蒼術10克, 白術10克, 訶子5克, 肉果5克, 煎湯服;

濕熱型, 表現為大便惡臭,

Advertisiment
有黏液, 可伴有發熱, 口渴, 尿色深, 舌質紅。 可用黃芩10克, 黃連3克, 煨葛根10克, 訶子10克, 車前草12克, 煎湯服。

中成藥可選用小兒脾可欣、藿香正氣液等。

注意:

不要動輒使用抗菌素以及"止瀉藥"。 需在診斷明確的情況下, 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足量、規範地使用藥物。

現在電視上有不少止瀉藥的廣告, 家長不能輕信盲從。 如果孩子便便只是稀糊狀, 並不伴有發熱等病情, 沒有其他症狀, 主要採取護理治療調理腸胃功能。 如果孩子是感染性腹瀉, 便便有粘腖甚至伴有出血則要做抗感染治療。 可以給孩子使用兒臍貼治療。 濫用止瀉藥會造成一定的副作用, 尤其是對於小嬰兒, 止瀉藥會抑制腸道內毒素的排出, 加重病情。

3、食療推薦

Advertisiment

①稀釋牛奶牛奶用米湯稀釋後, 與胃酸相遇可形成柔軟而疏鬆的酪蛋白凝塊, 易於消化。

②焦米或米湯均含有少量熱量, 米炒焦後部分變成炭質, 具有吸附作用, 減少大便中的水分。

③酸牛奶中的酪蛋白凝塊較小。 喝酸牛奶後胃內容物的增加, 具有一定的抑制細菌生長作用, 還能促進鈣的吸收。

④脫脂牛奶中脂肪含量約0.5-1.5%, 可以減輕胃腸道對脂肪的消化能力。 僅適宜短期治療。

⑤魚蛋白粉含有優質蛋白質, 能糾正消化酶的紊亂, 改善消化功能。 適宜因飲食不當而造成的腹瀉。

⑥胡蘿蔔湯把胡蘿蔔切碎加水、煮爛。 含有果膠, 具有吸附水分、細菌及毒素的作用, 使大便成型。

⑦熟蘋果泥蘋果一切為二, 隔水蒸爛, 將蘋果泥喂給小兒。 蘋果的纖維較細,

Advertisiment
對腸道刺激少, 並含有果膠, 有吸附作用, 其中鞣酸有收斂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