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
約有一半的新生兒一天之中哭鬧的時間超過兩個小時,
有五分之一的新生兒無休止的號啕大哭反復發作,
常常令初為人父母的爸爸媽媽束手無策。
更為嚴重的是,
新生兒的持續啼哭聲易導致產婦產生疲勞感和絕望感而患上產後憂鬱症,
對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
新生兒長時間哭鬧,
還會導致一系列其他問題的產生,
比如母乳餵養失敗、婚姻中出現緊張氣氛,
甚至誘發兒童虐待的暴力事件發生。
早教專家Amanda向記者介紹了安撫新生寶寶的五個小竅門:“包、側、噓、搖、吮”。
據瞭解,
這種方法來源於美國兒科醫生哈韋?卡普博士多年的臨床經驗和5000多例嬰兒的實際安撫案例研究。
Advertisiment
包裹:胎兒在媽媽的子宮裡是被緊緊包裹著的。
專家認為,
“繈褓法”可以讓寶寶感覺像是重新回到了子宮,
獲得被保護的安全感。
具體方法是:使用長寬均為1.5米的包布將寶寶包裹好,
在不妨礙寶寶正常呼吸的前提下,
儘量裹得緊些。
側抱:家長常常採用讓嬰兒平臥在懷裡的姿勢抱孩子,
但事實上這樣往往無助于安撫寶寶。
美國專家認為,
剛剛降生的嬰兒事實上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新的環境,
對他們來說,
從子宮的溫暖環境裡出來就類似於讓普通人類從樹上掉下來,
刺激了人類與生俱來的“莫洛反射”,
表現為哭鬧不停。
而把嬰兒豎直抱起或側抱則會關閉這一反射,
Advertisiment
讓寶寶儘快安靜下來。
聲音:其實胎兒在母體中的環境並不是非常安靜的,
包括母親血管流動的“刷刷”聲、母親心臟跳動的聲音、腸胃蠕動的聲音、說話的聲音等等。
新生寶寶耳膜較厚,
對於成年人來說有點響的聲音對新生兒來說可能剛好合適。
家長可以為寶寶營造這種類似的聲音環境,
使用吹風機、吸塵器、收音機、烘乾機、流水或選擇“白噪音CD”,
都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對著寶寶的耳朵“噓”聲也讓寶寶很受用,
他們可以從中獲得安全感。
搖晃:在媽媽的子宮裡,
無論媽媽在走路、坐著看電視,
或是睡覺時翻身,
寶寶的感覺就像在海上坐船一樣舒適,
因此輕輕地搖晃會受到新生寶寶的喜歡。
Advertisiment
但專家提醒家長注意:搖晃寶寶的幅度要小而快,
不適當的搖晃可能導致嬰兒身體受到傷害甚至猝死。
吮吸:寶寶在預產期前3個月就開始練習吮吸手指了。
把你的手指放在嬰兒的嘴巴裡,
或是給他使用安撫奶嘴。
吮吸不僅能夠緩解寶寶的饑餓感,
還會啟動大腦深處的鎮靜神經,
將寶寶帶入深沉的平靜,
讓寶寶進入滿意的放鬆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