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糾正孩子邊吃邊玩壞習慣

阿勇今年5歲, 他勇敢而聰明, 十分招人喜歡, 可阿勇有一個吃飯拖拉的毛病。 他吃飯時喜歡吃一口就玩好一陣子, 才再吃下一口。 媽媽不得不每次守在他身邊, 訓斥他, 要求他把剩下的飯吃完。 阿勇對於媽媽的訓斥, 似乎不以為然, 依然慢騰騰的。

媽媽經常為此傷透了腦筋, 不明白阿勇為何干別的事情, 風風火火, 而一吃飯, 卻慢騰騰的。

專家分析

5歲的小孩吃飯愛玩耍是正常的。 這個年齡段的小孩是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去做一樣事情, 他們的注意力一般不會超過20分鐘。 如果家長吃飯的時間比較長,

Advertisiment
那麼孩子就難以坐得住了。 孩子的天性是愛玩, 在玩的時候, 他能體驗樂趣, 也能發展智力。 如果孩子偶爾會一邊吃飯一邊玩耍, 也算正常;如果孩子每一頓飯都是這樣, 那就肯定有原因, 需要家長去正確處理了。

阿勇吃飯拖拉, 媽媽擔心孩子吃得不夠, 飯菜涼了對腸胃不好, 更擔心他形成不良的飲食習慣, 於是無奈地守著他、訓斥他。 媽媽成為了孩子吃飯這個行為的負責者, 既然有媽媽負責, 孩子是盡其天性, 吃一會就玩一會, 他不覺得有什麼問題。 如果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 也許情況會有所好轉。 如果家長不忍心孩子受苦, 就不容易做到讓孩子對身體負責。 在孩子一邊吃一邊玩的時候, 家長一邊追一邊指責, 孩子的行為就固定下來了。

Advertisiment
家長的追和責備是對孩子行為的強化, 孩子從中也享受著媽媽的照顧和關注, 他吃飯愛玩耍的行為就很難得到改變了。

專家支招

1、瞭解清楚原因。

家長要瞭解孩子是喜歡吃飯慢一點還是因為不想吃。 如果是前者, 家長們吃飯的速度要與孩子一起調整, 其實吃飯太快也不利於消化。 如是後者, 家長也要找找原因, 是零食吃多了還是口味不對?

2、訂立家庭規則。

規則內容可以有:吃飯的時間是多長, 時間到了, 碗筷要收;吃飯以外的時間不能吃其他主食;什麼時候不允許吃零食。 把家庭規則告訴孩子。 家長和孩子都需要遵守規則。 時間到了, 孩子沒有吃完, 也不要管他, 讓他承擔行為的後果。

3、不要過多責備。

Advertisiment

在責備中, 孩子對自己的印象和認識就固定下來了, 他會認為“我是一個吃飯拖拉的孩子”。 家長可以把責備換成鼓勵, 比如說:“寶寶是個男子漢了, 媽媽相信你是遵守規則的好孩子, 是可以對自己身體負責的。 ”

4、設立緩衝期。

如果家長覺得一下子放手有困難, 可以設一個緩衝期。 比如, 可以告訴孩子, 前三天還會陪伴他吃飯, 三天后就要他自己吃飯。 吃飯時間的規定也可以從長到短, 讓孩子適應。 但是, 家長注意, 只要成為規則就必須按此執行, 否則, 規則對孩子就沒有用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