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讀懂寶寶情感發育規律

0~4個月:嬰兒用哭聲來表達情感。 他們至少有三種不同的哭法, 看護者應該學會分辨。

發生頻率最高的哭聲是基本哭聲, 最為常見的是由饑餓引起的哭鬧, 另外兩種則表示生氣和疼痛。 父母或看護者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年裡對孩子的哭聲如能做出迅即反應, 會使寶寶產生強烈的信任感。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會表現出難過、厭惡等情緒。 除卻生氣、驚恐、難過, 孩子還開始有微笑的表情。

4~8個月:此時的嬰兒已能表達多種情感。 他們通過"咯咯"聲、喃語、嚎啕, 還有哭泣來表達愉悅, 開心, 害怕, 失望等情緒。 有時,

Advertisiment
他們會以某種舉動來表示情感, 例如踢腿, 揮手, 搖動, 微笑。

8~12個月:在這個年齡段, 孩子漸漸有了自我意識。 他們開始能在鏡中認出自己, 開始想要擺脫父母和看護者的幫助。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通常感情豐富, 也許在一分鐘之前他們還在高興地玩著, 一分鐘之後卻倒在地上哭了。 父母應該有耐心, 認識到這種行為表現對於自我意識逐步增長的孩子來說是正常的。

交際發展

(1)依戀:在剛出生的兩年裡, 孩子對照顧自己的人會特別依戀。 通常, 孩子主要的看護者是母親, 如果父親十分盡心地照顧孩子, 孩子亦會同樣地依戀父親。 依戀是指系于嬰兒與看護者之間的牢固紐帶, 所謂看護者並不一定就是孩子的親生父母。 對於父母來說,

Advertisiment
培養孩子依戀情感的最佳方法是滿足孩子的需要。 哭是嬰兒主要的表達方式, 當一個孩子哭泣時, 父母或看護者能及時做出回應, 能滿足她的需求, 寶寶便會發現世界是美好的, 會建立起對看護者的信任感。 強烈的信任感是人生的基礎, 倘若這種信任感沒有建立起來, 那麼孩子很難在成長過程中信賴別人。

(2)交流:嬰兒對身邊的人反應是很敏感的。 他們能認出許多人的聲音, 比如父母, 還有那些母親懷孕期間經常接觸到的音樂及人。 他們還能夠以母親特殊的氣味來認出她的乳☆禁☆房。 孩子在六周大時開始會微笑。 也許在這之前你就發現他微笑過, 然而一般來說, 這樣的臉部淺笑只是身體機能的一種自然反應,

Advertisiment
是一種先天性反射的結果。 3個月大的孩子開始社會性微笑, 並在引逗下能發出笑聲。 3~5個月的寶寶特別喜歡和人咿呀對話, 父母的及時應答對話和充滿情感的愛語, 會明顯促進寶寶的語言發育和心理發育。

(3)怕生:通常5~8個月大的嬰兒會對陌生人產生"害怕"或"害羞"的情緒, 這是一種極為自然的現象。 這個年齡段的嬰兒有時會躲在父親或母親身邊, 不願讓陌生人抱碰他。 怕生現象會一直延續到蹣跚學步的年齡, 通常在兩歲後消失。 幫助孩子擺脫這種情緒的最佳辦法是讓他在新環境中放鬆, 不要勉強寶寶接近他尚未熟悉的人。 這段時期, 父母和看護者一定要有耐心。 怕生是很普遍的現象, 這恰恰說明了孩子對其主要看護者的深深依戀。

Advertisiment

嬰兒大腦皮層的情感中心要到6~8個月時才開始發揮功能, 你的寶寶多半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 他什麼時候不滿意, 有些寶寶會哭, 有些寶寶會粘人。 當你逐漸瞭解了寶寶的性情後, 你就會更善於捕捉他發出的信號, 弄清在他的世界裡到底是什麼不對勁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