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你遠離孕期漏尿之苦

在懷孕末期, 常會出現一陣大笑之後內褲濕一大片的情形, 令人尷尬萬分。 原本以為生產後會改善, 可是事與願違;有時在公園散步, 孩子拉著她一起玩跳繩, 她卻只能一臉無奈地坐在長椅上, 哄著孩子獨自去玩。 因為只要跳幾下, 尿就會順著大腿而下, 令她沮喪不已……

尿失禁的困擾

 “尿失禁”就是不由自主地漏尿。 常見於生產過後、子宮切除或停經的婦女。 據統計, 60%以上生育過的女性, 都曾經歷過尿失禁的痛苦。 其中, 日常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占10%~15%。 長期尿失禁帶來的生活不便、心理挫折及家庭負擔問題,

Advertisiment
不亞於糖尿病、心臟病或腦中風等症。

女性容易尿失禁嗎

女性先天尿道短(3~5釐米長), 加上懷孕生產, 很容易造成支撐骨盆器官(尤其是尿道及膀胱頸)的肌肉韌帶鬆弛, 從而改變了膀胱與尿道的正常位置。 例如, 腹部用力時, 可能促使膀胱下垂, 尿道不正常移位;子宮頸癌根除手術、骨盆腔放射治療等, 都會改變正常的組織結構;膀胱不穩定或收縮無力, 泌尿道感染、瘺管及其他先天性異常等原因都有可能形成尿失禁;更年期後女性激素減少, 使得陰dao、尿道的血管粘膜萎縮變薄, 彈性降低等, 也有可能出現尿失禁現象。

常見尿失禁類型

一、急尿型尿失禁
這種病人平常好好的, 但一尿急, 來不及到廁所就漏尿了。

二、壓力性失禁
這種病人最常見,

Advertisiment
只要有腹部用力的動作(例如咳嗽、大笑、跳躍、彎腰等)使腹壓增加, 壓迫到膀胱就會漏尿。 生育過的女性中最常見。

三、滿溢型尿失禁
這類病人膀胱收縮無力, 超過一定限度, 尿就會漏出來。 常見於糖尿病、脊椎受傷、腦中風, 及年老行動不便的病人。

四、恒漏性尿失禁
有些病人膀胱及尿道括約肌, 因為外傷、骨盆大手術、放射線治療而遭破壞, 尿道像關不緊的水龍頭, 整天漏個不停。 膀胱陰dao瘺管、先天輸尿管開口異常的病人, 也會有這種現象。

尿失禁的治療方式

不同類型的尿失禁病人, 應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A.急尿型尿失禁
以藥物治療為主。 藉由藥物使膀胱頸及尿道關閉力增加, 或減少膀胱逼尿肌的過度反應。

Advertisiment

B.壓力性尿失禁的治療
主要以骨盆肌肉的訓練和外科手術為主, 提肛訓練(強化骨盆肌肉)對中度及輕度症狀的病人較有效。 但是, 也要施行3個月以上, 才能看到初步成果, 須持之以恆。

C.滿溢性尿失禁的治療
以間歇導尿為主。 每4~6小時利用導尿管將膀胱排空一次。

D.恒漏性尿失禁的治療

因其膀胱頸及尿道已失去功能, 在治療上較為複雜困難。 一般建議或考慮裝置人工括約肌, 或做回腸膀胱尿液分流, 膀胱頸尿道重建手術等。 若患有膀胱陰dao瘺管或輸尿管開口異位的病人, 就一定需要以手術矯正。

另外, 較嚴重的病人, 需要手術治療。 先進的手術方法是:利用內視鏡及一種特殊的長針, 在骨上緣及陰dao前壁劃開約3~4釐米長的口子,

Advertisiment
即可將膀胱頸及尿道固定在正常位置。 手術傷口小, 恢復快, 住院只需1~2天, 且併發症少。 可同時修補膀胱後壁脫垂、直腸前壁脫垂, 或做陰dao整型。 手術後很快就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做不漏水的“康乃馨”, 預防及保健最重要。 平常要養成不憋尿、多喝水的習慣, 儘量減少尿路感染的機會。 生產後勤練提肛運動, 停經後補充足夠的激素。 只要勇於面對自己的問題, 積極地進行治療, 遠離漏尿決不是一個夢。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懷孕期間出現漏尿現象是怎麼回事?

    這樣的情況應考慮是是由於孕後期胎兒增大 壓迫膀胱導致的,因為懷孕過程中出現尿頻的情況多是由於胎兒發育導致的壓迫症狀形成,所以,保持樂觀的情緒,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就好了,按照時間做產檢,不需擔心。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孕期打噴嚏會有點漏尿是怎麼回事?怎麼治療?

    通過普通的婦檢,觀察產婦有無陰☆禁☆道膨出、宮頸脫垂等,必要時再進行盆底肌力測評。盆底肌力測評的結果正常應該在3-5級之間。不過,多數產後新媽媽的盆底肌肉力量只有0-2級,需要做相應的康復訓練。 [詳細答案]

  • 3回答

    懷孕期為什麼會出現漏尿現象?

    你好!你的這種情況是因為胎兒越來越大因此壓到膀胱的原因。由於膀胱被壓到,孕婦會有尿頻或是輕微小便失禁的現象。無需太過擔心,這種情況會在生完寶寶之後消失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