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教媽媽們看寶寶生病徵兆

總是有家長問道:為什麼得到很精心的護理, 依然小病不斷?年幼的得病率, 跟父母息息相關, 稱職的父母能幫擋掉很多。

1.六個月後寶寶疾病高發期

一些聰明的每天都要記錄孩子的體溫, 吃什麼、吃了多少, 出去玩的時間多長, 甚至穿多少衣服。 這樣, 孩子一旦出現異常就很容易判斷。 但不少家長認為孩子能吃能睡能長體重, 就覺得沒事兒, 很忽略這種平常的觀察記錄。

其實, 孩子一些微小的變化, 有時可能是疾病的信號, 可以通過吃、喝、拉、撒、睡來觀察。 比如觀察孩子的尿是黃色的、橘色的?拉的是稀便、粘液便?這些都很容易觀察到。

Advertisiment
但很多時候孩子大小便之後很快就沖掉了, 家長可能也不注意。

還有睡眠, 孩子是嗜睡、煩躁、夜驚, 還是不睡?這些都提示我們孩子可能潛藏著各種各樣的疾病。 很多時候孩子是跟老人或保姆睡, 媽媽可能就注意不到, 這是父母不稱職的表現。

一旦過了6個月, 嬰兒體內的母體免疫球蛋白徹底耗盡, 疾病的高發期從此開始。 所以, 對6個月之後的寶寶要比以往提高警惕。 千萬不能大意。 尤其到春季、冷熱交替的季節, 都是感冒及各種疾病的高發季節。

2.稱職的家長講衛生

小寶寶自己不會走動, 有些疾病就源于父母。 做父母的從外面回家後, 要用肥皂把手洗乾淨, 才能抱小孩, 而且儘量不要把小寶貝帶到人多的地方。

Advertisiment
家裡有人得了感冒, 應該要戴口罩, 儘量遠離嬰幼兒避免飛沫傳染。

因為感冒病毒是經由口鼻黏膜感染的, 所以儘量不要讓孩子吸手指及挖鼻孔。 另外, 外出歸來及進餐前, 也要養成孩子洗手的好習慣。 這一切都需要父母以身作則, 以及有此保健意識。

3.從小培養喝水習慣

喝水對大人重要, 對小寶寶同樣重要。 許多媽媽會想, 小寶寶不愛喝水就算了, 多喝奶也算水了。 此言差矣, 水是增強腎臟功能、濾出毒素的重要手段。

添加輔食後的寶寶, 一定要每天喝白開水, 一般150毫升是嬰兒的一天需水量。 對於拒不喝水的寶寶, 一定不可以一直順著他, 一開始可以用果汁加水, 到最好越兌越淡, 果汁越來越少, 幾乎接近白開水了。

Advertisiment
總之, 小寶寶的習慣是靠家長來培養的, 如果他10個月時不喝水, 那到一歲他也不喝, 到兩歲、三歲, 如果一直沒有養成喝水的習慣, 對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