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嬰兒學走路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嬰兒學步前的準備工作:

(1)進一步增加身體的平穩感。 寶寶12個月時, 媽媽讓寶寶扶著欄杆站好, 自己則在一旁用玩具引逗, 使寶寶的身體往媽媽這邊擺動, 當寶寶擺過來靠近媽媽時, 再換到另一側這樣做。 但經過2~3次引逗.必須讓寶寶能拿到玩具, 否則寶寶不會再有信心和興趣繼續訓練。

(2)媽媽與寶寶面對面站著, 待寶寶站穩後拉住寶寶的雙手, 媽媽稍用力並慢慢地往後退, 促使寶寶不由得向前邁步。 這樣練習一段時間後, 如果寶寶走得較穩當, 可用單手拉住寶寶練習, 繼之只讓寶寶拉住一個手指邁步。

Advertisiment
但媽媽的手必須隨時隨著寶寶身體的前後左右擺動而移動, 以免扭傷小胳膊小腿的關節,

嬰兒學步需要注意的事項:

(1)保護好孩子。 最初練習行走的時候, 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孩子。 待寶寶步伐靈活以後, 才可以撒開手, 與孩子相隔約50釐米。 當孩子邁出第一步時, 要認識到這是非常可喜的一步, 代表著孩子將要走向獨立, 家長這時要給予鼓勵, 說一句“寶寶真棒”, 這樣可以激發孩子走下去的信心。

(2)練走路時, 首先要選平坦的路面。 因為若是在開始學走路時, 孩子由於路面不平而被絆倒, 會挫傷孩子學走路的積極性, 使孩子怕走路, 不願離開大人的手。

(3)激發孩子走路的興趣。 當孩子能走幾步的時候, 可讓孩子在地上玩球,

Advertisiment
當球向前滾動時候孩子自然有追的欲望, 此時孩子可能完全不會顧及摔倒, 一下子能連續邁出幾步.這樣就會增長孩子的信心。

(4)在孩子練習走路的過程中, 不可能一跤不摔。 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不哭, 勇敢地站起來, 這對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是有好處的。

嬰兒學步的方法:

(1)先練短距離走。 讓寶寶靠牆壁站穩, 媽媽離開一米, 用語言、手勢和玩具鼓勵寶寶往前邁步走, 寶寶可能會有些緊張, 往往會走得不太平穩, 但很快就能跨到媽媽跟前, 然後又很興奮。

(2)當寶寶短距離走得較好時, 媽媽可逐步加長訓練距離, 一點一點讓寶寶練習往前走。 如果怕寶寶突然摔倒, 影響練走的興趣和信心, 也可讓寶寶往前走一步,

Advertisiment
媽媽便向後退一步, 不斷地後退, 這樣同樣可加長行走距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