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群雄中, 教育子弟最有成效的, 當首推曹操。 他的幾個孩子, 曹丕、曹植文武雙全, 都是著名的詩人;曹彰剛毅威猛, 是一員名將;曹沖雖然13歲就夭折了, 卻是歷史上罕見的神童。 如果沒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能夠達到如此地步嗎?
不過, 曹操是怎樣教育孩子的, 無論是正史還是《三國演義》記敘都過於簡略, 我們僅能從一些側面, 略知一二而已。
曹丕在《典論·自敘》中說:在我五歲時, 父王看到世局擾亂, 教我學射箭, 六歲能開弓;又教我騎馬, 八歲就能騎射了。 後來, 曹操命他從少年時代起, 就隨軍東征西討, 練得一身精湛的武藝,
Advertisiment
所以, 曹操非常注意給孩子們選良師, 並要求他們尊敬老師。 他給他的兒子們選拔屬吏時下令要選“德行堂堂”的人物。 他還選被稱為“國之重寶”、“士之精藻”的邴原為曹丕的長史。 曹操有次出征時, 讓曹丕留守, 派張范, 邴原輔佐,
Advertisiment
曹操對兒子們的學習抓得很緊, 在品德上要求尤其嚴格。 218年, 他派曹彰帶兵討伐代郡烏桓的叛亂。 臨出發前對曹彰說:“居家為父子, 受事為君臣, 動以王法從事。 爾其戒之!”這是告訴他王法無私, 犯了過錯是不能指望依靠父子之情得到寬赦的。 曹彰果然兢兢業業, 奮力戰鬥, 所向披靡, 完全平定了北方。 後來回稟曹操時, 卻並不居功, 而把功勞歸於部下將領。 曹操聽了十分高興, 親切地握著曹彰下頷的黃鬍鬚說:“黃須兒竟大奇也!
而對於曹植, 本來雖然極其寵愛, 很想立為世子。 213年, 曹操率軍南征孫權, 命令曹植留守鄴城, 臨行之前曹操說:“我二十三歲時做的事情,
Advertisiment
反映在曹沖故事裡的“大船稱象”早已膾炙人口。 當曹操向部下徵詢稱象的辦法時, 曹沖這五六歲的孩子,
Advertisiment
由曹操教子的成功不由讓人想起劉備。 劉備雖是一個堪與曹操齊名的卓越的政治家, 可惜不會做父親, 其子阿斗竟成為千古笑柄, “扶不起的阿斗”成為一切“孱頭”的別名, 這原因是不難探究的。 劉備飄蕩半生, 四十多歲才得此一子, 極其鍾愛, 當陽一戰, 為了救阿斗, 幾乎斷送趙雲的性命。 後來孫夫人帶阿斗回吳, 又是趙雲、張飛半路截下的。 “千金之子, 坐不垂堂”, 正因為保全這孩子極其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