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孩子“玩”出正能量

前不久, 我發現八歲的女兒總拿著一堆小卡片躲在臥室裡傻笑, 有時還趴在床上寫字。 趁她不注意, 我偷偷翻出一看, 才知道卡片盒子正面寫著“高壓群專用”, 背面則介紹了卡片的功能:“可緩解不開心情緒, 刺激創造靈感, 徹底毀三觀, 掉節操無下限……”

原來, 這堆讓女兒獨自偷樂的東西叫“校園詛咒卡”, 她在上面寫的全是詛咒同學的話, 如“我希望某某數學考零分”“但願某某長大了跟最醜的人結婚”, 語言幼稚, 令人啼笑皆非。

我問女兒為什麼玩這種遊戲, 她說:“有人得罪我了唄!偷偷‘詛咒’一下他們, 心裡會很舒服。

Advertisiment
這遊戲在我們班可火爆啦, 每人都有幾盒。 ”從女兒口中, 我瞭解到, 他們詛咒同學通常都只為些小事。 我覺得孩子玩這種卡片不好, 但說不出個所以然, 便請教從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嫂子。 嫂子說:“不可小覷遊戲的教育功效, 家長如果引導得好, 孩子從中受到的啟發遠比其他形式來得更深刻更直接。 現在的孩子待人接物大都缺乏愛心與寬容, 不大善於跟人友好相處。 如果再長期玩這種‘虛擬詛咒’遊戲, 那心理只會越來越扭曲。 ”

嫂子的話引起了我的高度重視。 仔細一想, 我發現女兒確實有了“公主病”:跟同學相處不好且不說, 前幾天還跟三歲的表弟搶東西吃、搶玩具玩呢!看來, 我真得從“遊戲”入手, 好好教育她怎樣去愛,

Advertisiment
怎樣去寬容別人了。

於是, 我挑出女兒詛咒同學的那些卡片, 跟她開始了場景再現的表演。

北林被詛咒的原因是沒借給她鉛筆。 於是, 在表演中, 我讓女兒扮演北林, 我扮演成她。 角色一變, 女兒立即意識到:北林可能確實因只有一支鉛筆而不能借給她!

玩了幾次遊戲, 女兒似乎懂得了換位思考, 明白了別人做任何事情或許都有他自己道理, 更意識到不能亂詛咒同學。

之後, 我給女兒買了一隻貴賓犬當“兒子”。 女兒非常興奮, 但她很快不耐煩了:小狗尚小, 會隨地大小便, 她不得不捏著鼻子去處理;貴賓犬的毛髮長, 洗澡特煩, 還得用電吹風吹幹……一個星期後, 小傢伙就打退堂鼓, 說要把小狗送人。

我趁機教育她:“這是你‘兒子’,

Advertisiment
照顧好它是你的責任。 如果我和爸爸怕麻煩, 難道也可以不負責任地把你扔掉或者送人?”女兒羞愧地低下頭, 之後照顧小狗便多了一份耐心。

我明白, 讓孩子通過照顧寵物學會付出和愛肯定還不夠, 因為這與跟人相處畢竟不一樣, 要想讓她真正懂得接納別人, 還得有孩子們的集體遊戲才行。

於是, 我給女兒買了軍艦模型的積木。 她試了幾次都不成功, 我建議她把住在附近的兩個男同學叫來幫忙。 女兒認定人家比自己還笨, 但禁不住我“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勸說, 她最終同意把人請來了。 如我所料, 男孩這方面的能力果然不錯, 不一會兒就把模型拼好了!

女兒終於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也看到了別人的優點, 逐漸改變了頤指氣使的毛病,

Advertisiment
朋友多了起來。

有一天, 女兒跟我發牢騷:“本來我同桌答應把漫畫書借我的, 可張月亮竟搶先拿去了!”我勸慰道:“也許他不知道你先借的呢, 咱先看後看都一樣!”

“知道啦!”女兒嘟著小嘴進房間去了。 透過門縫, 我看見她又拿出了一張卡片寫寫畫畫。

咦?她怎麼還玩這破玩意!我惱了, 沖進去奪過“詛咒卡”呵斥起來:“先借誰也要你同桌願意才行, 你怪人家張月亮幹嗎?”可拿起卡片一看, 我呆住了。 原來, 這“詛咒卡”竟變成了明信片, 只見上面畫了滿天星, 還寫道:“張月亮, 你不是成心跟我搶漫畫書, 一定是擔心回家後要照顧生病的媽媽沒時間看書吧?祝阿姨身體早日康復!”

女兒終於有了一顆肯體諒他人的玻璃心!看著那充滿稚氣的圖文,

Advertisiment
我豎起了大拇指, 說:“寶貝, 好樣的, 媽媽為你驕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