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口語的發育要經過3個過程, 哭喊、咿呀發聲、逐漸講話的過程。 哭喊是每個寶寶出生就會的, 寶寶成長到一定階段, 就會自然地學說話, 最懵懂的叫出爸爸媽媽的語音, 隨著年齡的增長, 當聽覺中樞與發音中樞間建立直接聯繫時, 小兒就會學會發出有自己意思的語音, 原來發出的爸爸、媽媽的語音可以對應到爸爸和媽媽。 那麼爸爸媽媽們在教孩子學叫爸爸媽媽應該注意什麼呢?小編在此告訴爸爸媽媽們!。
在教寶寶講話的時候最好用實物, 這樣可以加深寶寶的記憶, 比如可以指著爸爸或媽媽教他說爸爸或媽媽,
Advertisiment
一、父母態度要溫和
家長要通過自己的語言、表情、動作把愛傳遞給孩子, 使孩子產生積極的情緒, 感到周圍溫暖、安全, 孩子才會主動適應並探索外界環境, 以發展自己的智慧。 避免打罵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 當寶寶會說第一句話時, 爸爸媽媽別忘了一定要抱抱和親親來鼓勵寶寶, 3歲以內是口頭語言發展的關鍵期, 一旦錯過, 語言將很難重新獲得及完善。
Advertisiment
二、父母要有耐心
教寶寶叫爸爸媽媽, 要在語言訓練中, 要有足夠的耐心、信心與恒心, 相信孩子一定能夠獲得良好的語言能力, 要注意避免急躁情緒, 也不能遷就、放任孩子, 致使孩子失去最佳教育時期而不能形成某種學習習慣, 這對孩子未來是一個十分遺憾的事情。
三、要應用合適的養育方式
孩子也是有思維、有情感、可受教育的人, 爸爸媽媽要像對待懂事的大孩子一樣, 每天與其對話、交流, 並選擇短小押韻的兒歌或故事念給孩子聽, 同時多認識周圍的事物, 接觸周圍的人, 讓孩子多和同齡的小朋友接觸, 家長要多和孩子聊天, 多溝通, 經常和孩子談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 這樣孩子就會樂於去說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