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孩子學會關心別人

關心別人, 是一種社會公德, 也是人們的一種良好的心理品質。 但是, 有的孩子, 特別是那些嬌生慣養的獨生子女, 在想事情、做事情的時候, 總是“以我為中心”, 習慣於別人對自己的照顧, 而不懂得和不會關心別人, 對於這種現象, 作為爸爸媽媽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 要言傳身教, 以身作則。

在日常生活中, 爸爸媽媽要互相關心, 對長輩要體貼照料, 對待親友要噓寒問暖, 誰生病了, 主動侍候;誰有困難, 主動幫助。 父母對別人主動、熱情地關心, 孩子耳濡目染, 自然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另外, 爸爸媽媽要經常給孩子講一些關心別人的故事和道理,

Advertisiment
編排一些關於關心別人的遊戲同孩子一起做, 使孩子逐漸理解和懂得關心別人是一種美德, 好孩子應該關心別人。

第二, 要正確對待孩子的群體生活。

孩子開始和同伴們在一起生活時, 常會出現爭吵、打鬥、搶玩具等不友好的行為。 對於這些, 爸爸媽媽應該正確對待, 注意結合孩子的群體生活教育孩子團結同伴、關心同伴、互相友好謙讓。 有的爸爸媽媽怕別人欺侮自己的孩子, 不讓他合群, 結果會使孩子形成孤獨、自私的心理, 孩子想不到別人, 更不懂得關心別人, 這對孩子個性的健康發展是不利的。

第三, 要加強指導, 積極鼓勵。

孩子的認識能力比較低, 知識經驗少, 需要成人在認識上給予説明,

Advertisiment
行動上給予指導。 在日常生活中, 如果孩子告訴成人自己做了什麼關心別人、幫助別人的事情, 成人應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和鼓勵, 以強化孩子的這種良好的思想行為。

第四, 利用移情作用, 培養孩子種植、飼養的情趣, 增進關心別人的感情。

移情是人將對某一事物或某一人的情感遷移到另一事物或另一人身上的心理現象。 孩子總是這樣認為, 花鳥魚蟲等動植物也是和人一樣, 都有思想和感情。 因此, 他們常把動植物當做人一樣看待, 跟它交談, 對它愛☆禁☆撫。 我們可以利用孩子的這種思想行為, 鼓勵指導他們種植花草, 飼養小動物, 培養他們對花草、動物的珍愛之情。 他們對動植物有了這種珍愛之情, 往往也會對人產生同情、憐愛、關心。

Advertisiment
所以, 指導孩子種植與飼養, 培養他們喜愛花鳥魚蟲的感情, 也是增進孩子關心別人的方法之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