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這裡的本性就是習慣, 由此可以看出習慣對於一個人來說的重要性。 所以父母就更加應該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因為這是孩子受用一生的資源。 讓母親大學小編告訴你具體應該怎麼做, 才能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呢?

一、告訴孩子不拿他人東西

現在的孩子都是自己家庭的中心, 這也就會讓很多孩子認為別人的東西也是他自己的, 並常會引起孩子之間的爭執, 這時, 家長不要武斷的加以制止, 應該教育孩子在他認為允許的情況下不能動用他人的物品, 要培養孩子尊重他人,

Advertisiment
對共同的東西要認定一個負責人, 或者讓孩子們輪流管理, 不經許可不得動用。

二、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把想表達的真實想法說出來, 至於流利一些還是緩慢一些並不是大問題, 相對比較而言 , 讓孩子說實話說真話倒是最重要的。 對於內向的孩子, 家長應多利用機會帶孩子到廣場、公園等人較多的地方活動, 多給與褒獎, 鍛煉孩子的自信心。

三、讓孩子獨自睡覺

四五歲的孩子應該獨自睡眠, 孩子的房間應佈置得簡潔、溫馨讓孩子有安全感, 必要時可選擇一些裝飾物作為心理需要的補充, 剛開始一段時間, 父母要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 晚上要經常去看望孩子, 看孩子是否踢被子?睡眠是否踏實?這就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

Advertisiment

四、養成飲食和鍛煉的好習慣

讓孩子養成日常的飲食習慣, 自己吃飯穿衣之類的事情可以做得很好, 要讓孩子吃飯時不能邊吃邊看電視, 吃到最後碗裡不能剩飯。 吃飯的時候可以讓孩子幫忙做些簡單的事情, 比如端碗、擦桌子等, 在生活中可以讓孩子洗洗手絹, 倒倒垃圾等, 讓孩子幫忙做事可以提高孩子對生活的適應能力, 孩子最早以家庭成員和幼稚園成員交往的經驗, 將成為以後他們生活觀念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五、給孩子灌輸安全防範意識

社會和家庭中, 人們的關係主要靠道德觀念來調整和約束, 人們自己認識到在不同的情況下該做什麼, 不該做什麼,

Advertisiment
同樣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也該讓孩子從小就懂得必要的安全防範意識, 在家庭外, 堅決不能聽信陌生人的話跟陌生人走, 在外面和小夥伴玩之前一定要取得父母的同意, 並在父母視線範圍內, 不亂吃不認識的人給的糖果等等, 同時在家庭裡面應該教育孩子遠離避免接觸開水、明火、電源、電燃氣等不安全因素, 避免孩子接觸過燙的碗盆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