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寶寶學會快樂分享

分享發展里程碑

0~1歲 12個月的嬰兒會與別人“分享”他感興趣的活動, 偶爾還會把玩具給同伴玩。

1~2歲 將玩具出示和遞給不同的成人(母親、父親或陌生人), 在1歲多寶寶中是很常見的行為。 兩歲以下的寶寶都能對他人表現出分享行為(如分享玩具), 幫助媽媽做家務, 在遊戲中合作, 對他人所表現的情感焦慮做出反應。

2~3歲 兩三歲寶寶會對傷心的同伴表現出某種同情和憐憫, 但他們並不能做出真正的自我犧牲反應, 比如與同伴分享一塊好吃的甜餅。

溫馨提示:

總體而言, 自覺為他人做出自我犧牲行為在0~3歲寶寶中相對較少。

Advertisiment
如果成人經常要求寶寶想想別人的需要, 那麼寶寶就更可能表現出分享和其他友善的行為。

爸爸媽媽這樣做

★與寶寶一起分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爸爸媽媽可以有意識把自己看到或聽到的一些有意義的事講給寶寶聽, 讓寶寶一起快樂, 一起憂傷, 使寶寶在潛移默化中獲得情感分享。 漸漸地, 寶寶也會把高興的事, 傷心的事, 甚至會把晚上做的夢講給爸爸媽媽聽, 讓爸爸媽媽一起感受他的情緒體驗。

此外, -當寶寶讓你嘗一嘗他覺得好吃的東西時, 不要覺得寶寶喜歡就都留給他, 因為分享可以使快樂加倍, 而獨享則可能會養成寶寶獨佔的習慣。 當寶寶拉著你的手讓你去看螞蟻搬家時, 不要因為你沒興趣而不去,

Advertisiment
因為分享可以使寶寶更加熱愛生活、喜歡探索, 而漠然則可能葬送寶寶的好奇心。

★讓寶寶學會理解他人

真正的分享是建立在對他人關心和體察的基礎上的。 因此寶寶首先要理解他人的情緒和思想, 才能做出適宜的分享行為。 比如當寶寶不願和同伴分享玩具時, 不妨讓他想想自己沒有玩具時會有有什麼感受, 以此來鼓勵寶寶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玩具。 讓寶寶在分享的同時能滿足他自己的需要, 爸爸媽媽可以在鼓勵的同時幫助寶寶進行分享。 如, 寶寶有一個蘋果, 爸爸媽媽可以把它切成幾塊, 讓寶寶和別人分享!

★給寶寶樹立分享的榜樣

模仿是寶寶的天性, 爸爸媽媽是寶寶模仿的重要物件。

Advertisiment
日常生活中爸爸媽媽對待生活、對待周圍的人的態度都會對寶寶產生影響。 榜樣的作用往往比說教更容易被寶寶接受。 在客人來時, 媽媽可以把最好吃的食品和客人分享, 熱情地招待客人;平時多給寶寶講一些關於小動物或小寶寶因分享而得到快樂的故事, 這都會使寶寶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

★強化寶寶的分享行為

爸爸媽媽在一日生活中, 要善於發現寶寶表現出的分享行為, 並及時給予正面強化和回饋, 要説明寶寶能夠在各種情況下不斷地、自覺地產生分享的動機和行為。 爸爸媽媽引導的話語、贊許的目光、微笑的面容、親切的點頭等, 都能使寶寶受到極大的鼓舞, 因而進一步強化分享行為, 使寶寶願意更多地、自覺地做出分享的行為。

Advertisiment

懂得了與人分享, 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善於分享的寶寶人人愛, 爸爸媽媽就趕緊行動吧!

(兼職編輯:李穎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