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教寶寶學會講故事

寶寶學會講故事

當爸爸媽媽看到電視里、舞臺上一個個年幼的寶寶生動地講著有趣的故事時, 是不是覺得非常羨慕呢?是否也希望自己的寶寶能有這樣強的表達能力與語言水平呢?只要爸媽能夠正確地引導, 每個寶寶都能成為說故事大王。

每個寶寶都能成為故事大王


教寶寶講故事, 不但能有效提高他的語言表達能力, 更能培養觀察力、想象力與邏輯思維能力, 可以說是一種最簡單的綜合性全面培養方法。 那么, 什么才是正確的引導呢?

讓寶寶發揮創造力

相信每個爸媽都曾給寶寶買過書,

Advertisiment
那些插圖精美的故事、圖文并茂的連環畫, 還有那些生動形象的漫畫, 陪伴著每個人的童年, 爸媽應該盡量利用這些有效的工具來教養寶寶。

拿到一本新故事書或畫冊時, 爸媽們通常的做法不外乎是先給寶寶講故事, 重復幾遍之后讓寶寶復述。 這種時候, 成人往往會對寶寶驚人的記憶力嘆為觀止, 有很多寶寶幾乎可以一字不差地把爸媽所講原原本本重復出來, 即使是年紀尚小不怎么會說整句話的寶寶也能挑出爸媽前后幾次講述的不同點, 適當地表示異議。

但你知道嗎, 這種方法雖說在很大程度上挖掘了寶寶的記憶力, 卻也不可避免地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為什么有那么多教育學家會呼吁不要讓寶寶過多地沉迷于電視之中呢?因為在看電視的過程中寶寶只有機械地記憶、被動地接受,
Advertisiment
卻無法參與、創造。

而這種講故事一再重復的做法與看電視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寶寶在接觸這本新書之初就已經有了固定的框架, 雖然同樣一幅畫可以看出不同的意思, 可是因為這個框架, 他們無法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編出另外的故事。

此外, 寶寶還往往會忽略畫面中那些沒有被編進故事中的圖案要素, 例如背景中的小樹、小草、天上的白云, 而只注意故事中的主角, 即使是小雞、小鴨這些主角, 也往往因為劇情的原因而使其顏色、造型顯得不那么重要, 于是寶寶們能夠注意的、得到的只有一個情節而已。

拿到一本新書最正確的做法是爸媽先同寶寶一起認真看每一幅圖畫,
Advertisiment
讓他們講講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給寶寶看的書冊往往顏色非常鮮艷, 人物造型又很簡單, 這樣的閱讀培養了寶寶的觀察力, 也提高了他們的審美能力。

其實每一幅畫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故事, 所以接下來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來用畫中的要素編故事, 不求情節, 但求符合邏輯。 對于年齡稍大些的寶寶(3歲以上), 還可以將前后幾幅有關聯的畫放在一起, 讓他們編一個有條理的故事出來。 最后, 再用傳統的方法給寶寶講一遍書上的故事, 讓他來評評是自己編的好聽還是書上的好聽, 不光是評論, 還要講出道理來哦。 如此才算是真正的“書”盡其用。

精彩推薦:入園前,

Advertisiment
訓練寶寶自理 寶寶該不該上學前班 和寶寶說話五大注意事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