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學說話家長應該如此做

寶寶學說話有早有晚, 這不僅僅是和寶寶的個體差異有關, 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于父母們的日常教育。 要想讓嬰兒期的寶寶儘早學會說話, 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去主動瞭解如何才能夠有效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這是育兒知識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要想讓孩子早說話、說得好, 作為家長, 你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兩件事情就可以了, 只要你用心, 這一點都不難。 一是在日常照料寶寶的時候一定要伴隨著語言, 二是如果孩子跟你說什麼, 不管你是否能夠理解, 都要耐心的去聽。

Advertisiment
 

一、成人在照料孩子生活時一定要伴隨語言

在孩子降生後, 聽不懂話, 更不會說話的時候, 成人在照料他生活的時候一定要伴隨語言, 如:餵奶時"寶寶, 媽媽來抱你了, 吃奶了", 換尿布時"寶寶尿濕了, 媽媽給寶寶換尿布了, 好舒服呀!""現在洗澡了, 媽媽幫寶寶脫衣服了, 先脫左手袖子,

Advertisiment
再脫右手袖子, 下水了"。 在孩子醒來時和他說說話或說支歌謠。 媽媽的自言自語雖然孩子聽不懂, 但是經常地說有助於孩子理解發生在他身上的行為。 不怕他此時聽不懂, 而在於給孩子做語言的積墊——語音的、語調的、語義的。 因此, 孩子聽不懂不會說時也要和孩子說話, 因為孩子是先學會聽, 聽懂後, 再會說。

二、要耐心地聽孩子講

1歲左右開始說話了, 我們要耐心地聽孩子講, 孩子講得慢, 說不成完整的句子, 父母不可催促, 而是要注意幫孩子將這句話說完整。 如:A 寶寶說"濕濕了", 媽媽接著說"寶寶尿濕了, 媽媽來給寶寶換尿布。 "B 孩子說:"拿"同時手伸向桌子, 媽媽說:"寶寶要拿桌上的桔子嗎?來, 媽媽幫助你。 "媽媽拿來一個小板凳,

Advertisiment
讓寶寶站上去, 寶寶伸手拿到了桔子, 媽媽對寶寶說"寶寶拿到了桔子, 高興嗎?"

寶寶是如何學會說話的?當然是在模仿中學會的。 所以, 要讓寶寶儘早學會說話, 要更好的提高寶寶的語言能力, 家長們就一定要多說, 孩子聽得多了, 自然語言能力也就強了。 在日常照料孩子的時候, 家長們若能有意識的和寶寶進行交流, 對於寶寶的語言能力提高是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的。 隨著孩子的成長, 他會逐漸開始能夠說出一些詞彙, 對此, 家長們可不要不以為然, 如果寶寶在和你說話, 你可一定要認真去聽, 並幫助寶寶把他沒有說完的句子補充完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