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寶寶守秩序的3個階段計畫表

為什麼其他寶寶總是能乖乖地排隊等著玩秋千, 而自己的寶寶好像總是沒有規矩呢?寶寶在幼稚園吃飯不排隊、老是坐在別人的位置上、早操不聽指揮, 甚至玩遊戲時特意“搞破壞”……


2~4歲是教寶寶知曉規矩的關鍵期

2~4歲是教寶寶知曉規矩的關鍵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一個有秩序的環境來説明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 如果家長未能提供一個有序的環境, 寶寶便很難遵循一個基礎來建立起對各種關係的知覺哦。 並不是說在2歲以前家長便可以輕輕鬆松, 如果想要寶寶從小就守秩序, 家長可以從寶寶不同的成長階段給寶寶相應的教育哦。

Advertisiment

嬰兒期

不要以為嬰兒經常熟睡便對外界的感知覺很遲鈍, 其實寶寶對外界環境的變化是很敏感的。 小小的嬰兒身小力弱, 又不能隨心所欲地行動或者表達自己, 因此他們渴望有一套簡單而有條理的生活, 來説明他們認識新環境, 瞭解新環境, 並掌握新環境。

1、盡可能不要讓閒雜人等進入嬰兒與媽媽的房間。 讓寶寶有充分的安全感, 給寶寶保持簡單的人際關係。 你會發現寶寶少了一些無緣無故的哭喊, 那是因為減輕了寶寶的焦慮感。

2、媽媽最好親自照顧寶寶, 不要假手於人。 媽媽的固定照顧讓嬰兒擁有滿足感, 這是因為嬰兒在胎兒時期已熟悉了媽媽的聲音與生活節奏,

Advertisiment
嬰兒與媽媽保持親密關係是以後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基礎。

3、不可任意搬動房間的擺置物。 這符合孩子渴望從新環境中的外在秩序, 建立信賴感的心理需求。 特別是嬰兒床上的物件, 要擺放齊全, 甚至位置也都儘量保持一致性。


孩子1歲到1歲半左右便進入了學步期

學步期

孩子1歲到1歲半左右便進入了學步期, 你會發現活潑的寶寶總是東跑西跑, 沒有一刻停得下來。 那是因為可以走路的他活動的圈子大了很多, 新鮮的東西充分地刺激了他的好奇心, 所以他已經壓抑不住他的探索欲望了。 在這個時期家長不妨為他創造一些空間, 滿足他的心理需求。

1、為孩子安排屬於他自己的空間。 除了寶寶自己的小床、房間以外,

Advertisiment
家長不妨在大廳的某個地方鋪上塑膠墊或軟軟的地毯, 讓擁有自己的玩耍空間。 在櫃子中也專門保留一些地方讓他放上自己的小物品, 比如玩具、裝飾物等等。 這讓寶寶有“在什麼地方可以做什麼, 什麼地方不屬於我”的意識。

2、堅持讓孩子一次玩一種玩具。 很多家長喜歡將幾件玩具拿出來讓寶寶自己玩, 但媽媽發現寶寶這個玩一下, 那個玩一下很快就嚷嚷無趣了。 其實家長可以讓孩子一次只玩一種玩具, 這樣既能夠讓寶寶能夠每次專心做一件事, 培養寶寶專注力, 也能引導寶寶將手上玩具收拾好才能玩另一個玩具的行為習慣。

3、為孩子預留收拾玩具的時間。 寶寶正專注地搭積木, 然後媽媽喊一聲“吃飯了”就風風火火地把寶寶的玩具收拾好讓寶寶趕緊去洗手。

Advertisiment
與其草草地幫寶寶收拾玩具, 不如給他預留時間, 讓他養成自己收拾的習慣。 在餐前或者在外出前十分鐘, 家長可以提醒寶寶讓他自己把玩具收拾起來, 如果家長積極包辦只會讓寶寶逐漸養成撒手不管的態度。


寶寶2歲開始到4歲左右是秩序敏感期的高峰

幼兒期

寶寶2歲開始到4歲左右是秩序敏感期的高峰, 這時他們對自己、環境和同伴間的秩序感要求很嚴。 如果我們為他們準備了一個井然有序的環境, 並一一為他們介紹位置, 他們一定可以遵守。

這個階段爸媽可以教導寶寶一些生活規範、日常禮儀, 訓練他們養成自律的能力, 以便以後適應社會規範。 例如媽媽可以在吃飯前讓孩子先去洗手,

Advertisiment
然後用毛巾擦乾, 再把自己的碗筷拿去自己的座位上放好。 這一系列動作經過長期的堅持, 會形成孩子飯前的一個心理秩序,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計畫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