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幼兒期(1-3歲)>幼兒教育>正文

教寶寶用廁要講究方法

如何讓寶寶學會上廁所, 常是媽媽感到煩惱的事。 專家提示,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和規律, 關鍵在于采用適合他的方法。

不必過早強求學用廁

情景:嶙嶙從3個月起開始不用紙尿褲, 媽媽總把她背在背上, 并能很準確地觀察出女兒的動向。 雖然每天可能會緊急備戰20來次, 但是卻讓嶙嶙10個月就已經可以定時坐在尿盆上大小便了。 到了1歲半, 嶙嶙基本上能解決便便問題。

專家提示:媽媽在嶙嶙上廁所的訓練上開始的比較早。 由于媽媽能仔細觀察孩子的表現并能準確處理, 使嶙嶙掌握了使用便盆的技能。

Advertisiment
其實嶙嶙此時還不具備自我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孩子有這方面的意識最早也要到18個月, 有些孩子甚至要到3歲或更晚。 因為這需要孩子把肚子脹的感覺和上廁所的行為聯系到一起, 并告訴自己想大小便就要上廁所。 這不是提早訓練就能解決的, 所以媽媽們一定不要強求孩子。

引導孩子用廁主動性

情景:樂樂23個月就開始對廁所產生興趣, 尤其是對沖馬桶這個環節。 去別人家做客時, 他總是喜歡到衛生間按一下放水龍頭。 平時有尿意時, 他就會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這時媽媽會把他抱進廁所。 漸漸地, 樂樂不再尿褲子了

專家提示:雖然對23個月的孩子來說, 養成上廁所的習慣還比較早。 但是樂樂媽媽與孩子的關系處理得很好,

Advertisiment
能時刻觀察孩子的表現, 及時領他進廁所, 并且讓他享受沖馬桶的樂趣。 樂樂用廁習慣的養成, 更多的不是由于父母的主觀要求, 而是借助孩子自己的主動性。

讓孩子逐漸擺脫習慣

情景:3歲的魯魯上幼兒園前3個月, 還在穿紙尿褲。 媽媽為此很不安, 便給他買了個漂亮的紅便盆, 開始訓練魯魯。 之后, 魯魯在家能夠較好地用便盆大小便, 可是外出時, 魯魯就不愿意用那里的衛生間, 只有當他的小便盆放在廁所時, 魯魯才愿意拉臭臭, 還是讓媽媽感到苦惱。

專家提示:一般來說, 幼兒園不會硬性要求孩子不能穿紙尿褲, 因為這違背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表 的規律。 魯魯在外不肯用廁, 主要是他不能獲得在家用廁的感覺。

Advertisiment
很有可能是對那些空間比較大的洗手間產生某種恐懼, 如粗粗的管道和大大的沖水聲音。 所以媽媽可以與幼兒老師溝通, 嘗試讓魯魯把自己的便盆帶到幼兒園, 然后再幫助他適應幼兒園的環境, 逐漸擺脫自己的便盆。

允許孩子偶爾尿褲子

情景:4歲多的君君早在一年前就能獨自上廁所了。 但是每兩個月總會有一次尿褲子。 每當這時, 她就會對媽媽說:不怪我呀, 這是屁屁沒有跟我說!媽媽對此很不理解, 這是孩子玩得太瘋造成的, 還是孩子故意的呢?

專家提示:君君的這種反復和她受到的壓力有關。 那些注意力容易集中在某一件事上的孩子很容易出現這樣的狀況, 因為他們瞬間的注意力還有待提高。

Advertisiment
通常情況下, 孩子事先知道有便意, 但是信息傳遞到大腦常會慢半拍, 出現尿褲子也就很正常了。 所以當孩子聚精會神地在玩時, 父母不妨適時提醒她:君君, 是否該上廁所了?

尿床后別埋怨和責怪

情景:5歲的麗麗常讓媽媽感到煩惱, 白天她什么事都沒有, 一切正常。 可就是到了晚上, 隔三差五就要尿床。

專家提示:確有不少孩子到5歲還在尿床, 他們并沒有患任何疾病。 可能是他睡得太沉, 即使憋尿了也意識不到。 麗麗父母每天晚上可以在孩子臨睡前提醒她上一次廁所, 或者成人準備關燈就寢時再叫她去小便一次。 重要的是, 當孩子尿床后, 父母不要埋怨和訓斥, 不然容易讓孩子產生焦慮和暗示, 反而造成不良后果。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