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師應該給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如果用狹隘的、功利的人生觀激勵學生, 只能培養出自私的、庸俗的有錢人。 只有用高尚的、積極的人生觀激勵學生, 才能培養出品德高尚、思想健康的對祖國、對人民有用的人才。

於傑從師範學校畢業後, 就被分配到一個偏遠、窮困的鄉村中學任教。 出於對他的信任, 校領導讓他接手了一個畢業班, 並擔任班主任。

鄉村中學的學生基礎不大好, 調皮違紀的多, 刻苦學習的少。 中考日益臨近, 學生依然如故, 于老師心急如焚。 在這個以考試成績和升學率“論英雄”的時代, 剛參加工作的於傑可不願意背一個“窩囊廢”的名聲。

Advertisiment
他想如果不設法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那麼中考肯定要考砸!

思來想去, 于老師決定拿鄉村的貧窮落後做文章。 在班會上, 他嚴肅而神聖地說:“大家都是黃土地裡長大的農家孩子, 知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滋味不好受。 如果大家不想改變自己的命運, 那就罷了;如果想, 就得把書念好, 要刻苦學習。 中考就在眼前, 這可是一次機會, 一道關口。 考上了中專或重點高中, 就能穿皮鞋逛大街;考不上, 那就只能穿布鞋, 走鄉下的泥巴路……”

這番話似乎起到了作用, 學生們一改故態, 開始好好學習了。

當時, 於傑還特地對一個名叫“育土”的學生說:“你的名字沒取好。 要紮扎實賣讀書, 否則就活該去耕田挖土……”

數年以後, 於傑早已忘卻這些往事。

Advertisiment
但是, 他沒想到這些學生長大以後, 給他的來信讓他汗顏。 一個在家經商富裕了的學生在信裡說:“對於我們這些沒命考學的貧困子女來講, 努力逃出山區不如努力改變山區面貌, 也許這才是我們改變命運的根本。 ”還有一個從大學畢業後, 走上社會的學生在給他的信裡說:“讀書、上學跟穿皮鞋、穿布鞋並無必然聯繫。 在當今開放和競爭的社會裡, 個體素質才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

於傑看到這些信後羞愧不已, 自己的那種激勵是在追求急功近利, 完全將讀書簡單化、庸俗化、狹隘化。 也許, 它多少會有一些效果, 能讓學生勤奮起來。 但無疑, 學生只是在老師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 成了考試的機器, 讀書的目的完全功利化了。

Advertisiment

隨著工作經驗的豐富, 於傑已經真正認識到, 要培養學生成才, 只有在積極、高尚的人生觀指引下,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讓學生對學習真正產生興趣, 最終成為具有一定知識和健全人格的有用人才, 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於傑每當想起那一屆學生, 就有一種不堪回首的內疚。

小貼士:

鼓勵學生好好學習, 立志成才無疑是對的。 但是, 教師應該使每一個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使他們在畢業的時候帶走的不僅僅是一些知識和技能, 最重要的是要帶走渴求知識的火花, 為社會作貢獻的信心, 並使它們伴隨學生的一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