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入學的寶寶有種種不適應, 家長擔心孩子受委屈, 想讓老師多照顧。
2、家長看過幼師虐待孩子的新聞, 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成為“二等公民”。
3、人們相信“吃人嘴短, 拿人手短”, 認為錢能約束住老師, 讓老師對孩子好點。
4、完全是無理由的心理波動,
Advertisiment
5、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較為特殊(比如:身體虛弱、年齡偏小、淘氣等), 覺得老師對孩子更費心。
6、完全跟風, 別人送, 我也送。 不需要理由。
7、覺得老師真的很好, 想以送禮的方式表示感謝。
8、家長想提出格外的要求, 先把禮送到, 再跟老師說比較硬氣。 (比如:戶外活動時給孩子加件衣服、睡覺時多關注是否尿床等等)
9、家長的生活中充斥了“送禮文化”, 接觸的都是“請客”“吃飯”“送禮”那一套。 覺得送禮是應該的、必須的。
10、對老師有誤會、有成見, 跟園所有隔閡, 希望破財消災。
11、想和老師拉近關係, 覺得禮尚往來是最好的往來方式。
12、想老師上課能多關注一下自己的孩子, 讓他多發言。
Advertisiment
13、希望老師推選孩子做班級幹部。
14、希望老師能時常鼓勵自己的孩子, 不要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15、希望老師能在學習上能給孩子開開小灶。 你送禮的原因、心情, 是否也在其中呢?說一千道一萬, 就一句話:想讓老師對咱娃好。 愛護孩子是正常的, 但通過送禮來換孩子的平安就不正常了。 不是你不正常, 是這種社會規則不正常。 但是, 存在即是合理, 如果你真的覺得送禮能夠達到你的目的, 如果送的禮在你經濟條件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那你就放心大膽地送。 但需要注意的是, 送禮是一種禮節, 一旦開始就不能停止, 逢年過節都要送。
不僅如此, 也要講究方式方法。 最好讓孩子去送, 家長直接面對老師送禮, 老師的第一反應是:又有什麼事情要拜託我了?而孩子去送,
Advertisiment
當然千萬別認為送禮就可以代替一切, 不要以為送了禮就萬事大吉了。 凡事都還是要有禮有節, 如果是孩子自己的問題也不能護短。 常見到一些經濟條件不錯或自認為經濟條件好的媽媽, 把孩子慣得不成樣, 老是在學校惹禍, 以為送個大額卡就能解決一切, 其實是極端錯誤的。 現在經濟條件都不差, 老師也不見得缺錢,
Advertisiment
作為老師, 能收到孩子們的禮物, 當然也是高興的。 這是對他們工作的肯定, 是他們社會價值的體現。 禮物雖小, 卻體現了孩子和家長對老師辛勤工作的尊重, 滿足了老師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 老師並不會因為少了你送的禮物而生活窘迫, 所以送禮只是錦上添花。 大部分老師不喜歡高檔禮品, 比如前面說的大額卡, 還有某水果電子產品什麼的, 送了反而讓老師有壓力。 當然少數老師除外, 不過要真趕上這樣的老師,
Advertisiment
有人會說, 大家都送就等於沒有送。 還有人說, 大家都送了, 如果就幾個沒有送, 那豈不是很尷尬?確實是這樣的, 教師節老師收了一堆的花兒, 記不住是誰送的了, 但能記住哪幾個沒有送。 當全班80%孩子都送的時候, 不送的確實有點顯眼。 但請注意:這其實並不影響孩子在老師心裡的印象。 老師喜歡這個孩子, 即使教師節全班就他/她一個人沒有送禮, 老師也不會不喜歡了。 老師最喜歡什麼樣的孩子呢?第一就是不惹事的。 你的孩子再聰明, 學習再好, 長得再好看, 只要不遵守紀律, 常給老師惹事, 老師肯定不會太喜歡。 這個有工作的人都明白, 工作本身就不輕鬆, 再有個一天到晚給你搗亂的人,你能不恨麼?這種情況下,家長即便送了禮,老師也不會說你好。
說了這麼多,送不送都由你選擇。相信答案已經在你心中了。 再有個一天到晚給你搗亂的人,你能不恨麼?這種情況下,家長即便送了禮,老師也不會說你好。
說了這麼多,送不送都由你選擇。相信答案已經在你心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