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師語言與幼兒創造性人格的培養

教師的語言與幼兒創造性人格的培養密切相關。 不僅影響其思維, 也影響其多種心理因素, 是幼兒創造性人格發展的重要的外部環境。
一、教師的語言應創造寬鬆、民主、自由的氛圍
在與幼兒的接觸中, 教師的語言要體現熱愛幼兒、尊重幼兒常以商量的口吻和討論的方式指導幼兒的活動, 支持幼兒的求異和探索, 理解幼兒的失敗, 並幫助幼兒積極主動地戰勝困難, 從而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並讓幼兒有安全感。 所以教師應經常說:“你好!“、”請“、”沒關係“”能不能?“讓我們一起來好嗎?”“你說應該怎樣呢”“你來試試看,

Advertisiment
如果需要什麼説明就和老師說”“你想玩什麼?那你就去吧!”等等、不能習慣於用“要這樣做”“那不行”“不許”“不能”等, 自己充當監督員的角色, 不給孩子一點對話的餘地, 阻礙孩子們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二、教師語言要為幼兒反省認知水準的發展提供幫助
一個人的創造力和其經常反思有關。 所以, 在各類活動中, 教師要經常提醒幼兒去反思, 通過反思讓幼兒獲得策略遷移。 多向孩子問“為什麼會這樣!”, 如讓幼兒用幾種方法畫圓, 繼而問:“用那種方法畫的圓好?下一次叫你畫圓, 你會選哪一種方法?”或“哪一種方法更開心?”同時應允許幼兒對自己對所做的錯事表示後悔後, 引導他們從中吸取教訓。
三、教師的語言要促進幼兒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1、 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
Advertisiment
教師應要求幼兒在思維的過程中突破原有的知識框架, 充分發揮想像力, 從一點向四面八方散開去, 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 要多說類似這樣的話:“水除了喝還有什麼用途?”“下雨天如果沒帶雨具怎樣才能不被雨淋濕呢?”允許幼兒標新立異和異想天開, 幫助幼兒打破思維定勢, 形成創造性的思維方式。
2、 促進類比思維的發展。 如:“彎彎的月亮像什麼?還像什麼呢?”“坐在搖動的蕩船上感覺像什麼?”
3、 鼓勵幼兒的求異思維和首創精神。 如:“誰能想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方法?”“你還有什麼好的建議呢?”“再用其他方法試一試!”鼓勵幼兒去探索選擇, 發現新途徑, 而不停留在已經明白的事物上。
Advertisiment

四、運用稱讚和鼓勵的語言強化幼兒的創造行為
儘管幼兒的創造是自發的, 幼稚的、也沒有什麼社會價值, 但要對他們進行鼓勵, 不要壓制。 要以這種創造性火花為基礎, 引導和培養兒童特殊的創造性才能。 如當幼兒正在工作的時候, 教師評論幼兒正在感受的愉快體驗, 或讓幼兒願意說出他的這種體驗, 更能提高幼兒的創造能力“你很喜歡做那件事!”或“天哪, 你已經工作這麼長時間了!你想告訴我你的工作嗎?”這些評論可以使幼兒知道:教師對他的工作很感興趣, 並關心他, 使他受到鼓舞, 對其從事的探索更加有興趣。
五、把握提問技巧, 鼓勵幼兒好奇好問
在教學活動中, 提問是教師常用的語言組織方法,
Advertisiment
從培養幼兒創造性的角度出發, 教師要多提這樣的問題:假設性、比較性、重新定義性、起源性、應用性、分析性問題。 如“你還發現什麼?”“你還想做什麼實驗?”以促進幼兒進行多角度、深入的思考。
同時, 教師的語言要體現鼓勵幼兒的好問態度, 對幼兒愛提問題的習慣在集體中進行表揚、強化, 對幼兒提的問題要重視, 並幫助其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自己尋求答案。
六、教師的語言要體現詼諧、幽默
幽默感與創造性的關係已為心理學家所重視, 並通過研究證實它們之間的高相關。 斯皮爾曼曾發現首創性與幽默性相關為0.85。 傑爾福特發現詼諧與獨創性有相關, 幼兒期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 同時常常以教師為模仿物件,
Advertisiment
因此教師詼諧幽默的語言可以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