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的孩子常常不知該如何對待挫折, 有的孩子平時一帆風順慣了, 一旦遇到小小的不如意, 就手足無措, 心慌意亂, 不知該怎麼辦才好。 還有的孩子過慣了“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 的日子, 碰到一點兒小小的問題, 就求助於父母和老師, 更有甚者, 有的孩子因為不能正確地看待挫折, 從而釀成了悲劇。
一個人在失敗後思考得失, 吸取經驗, 總結教訓, 然後-重振旗鼓-, 這無疑是把“失敗是成功之母”貫徹得相當透徹。 孩子天生就有思想, 若加以父母的正確引導, 孩子會成長得更快, 走得更遠。
孩子正處於長身體,
Advertisiment
父母要抓住每一個讓孩子接受挫折教育的機會, 體會失敗, 失敗後需要父母“拉”孩子一把, 教給孩子如何正確對待失敗, 失敗後該如何思考, 如何從失敗中獲取經驗和教訓, 讓孩子更快、更好地從失敗中走出來, 更快更好地成長, 向著成功前進。
美國著名教育家塞德爾茲的兒子小塞德爾茲在7歲的時候就完成了小學教育, 是全班最小的學生。 有一次學校組織體育比賽, 結果他得了倒數第一。
Advertisiment
塞德爾茲發現有必要跟孩子做一次溝通, 説明孩子正確認識這次失敗。
“兒子, 你還在為那件事難過嗎?”塞德爾茲問。
“我真是太笨了, 竟然得了倒數第一, 太丟臉了。 ”兒子沮喪地說。
“是啊, 最後一名不光彩, 可是你想過其中的原因沒有?”
“什麼原因?”
“因為年齡。 你想想看, 你的對手都是比你大好幾歲的孩子, 這個很正常……”
“可是我不能因為年齡小就比他們差呀!。 兒子不等父親說完就打斷了他, “雖然我年齡比他們小, 我的功課比他們優秀, 但體育一項太差了, 多丟人啊。 ”
“不, 你這樣說不準確。 智力是通過教育和勤奮得到發展的, 但年齡卻是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的。 他們比你跑得快完全是因為他們年齡大,
Advertisiment
-這是有點兒道理, 但我是最後一名, 同學們都嘲笑我。 ”他還是沒有轉過彎來。
“雖然你今天成績不佳, 我想這並不能表明你的體育不行, 因為這完全是年齡造成的。 我肯定, 等你長到十一二歲時, 一定比你的同學跑得快的。 ”
“真的嗎?”兒子有點兒不相信。
“那當然了。 因為那天我問過你們體育老師, 他說你失敗完全是因為那場比賽本身對你不公平, 他還說你的體育成績在同齡的孩子中是最好的, 他還專門給我看了成績單, 年齡跟你差不多的孩子無論在哪一方面都不如你。 ”
小塞德爾茲就在這時明白了一個道理,
Advertisiment
心理學家認為, 在日常生活或實踐中, 父母們都可以採取類似的教育方法。 無論孩子遇到什麼困難, 家長都不要迫不及待地説明孩子達到目的, 而是應該先問問孩子:“你覺得應該怎麼辦?”“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引導孩子學會思考問題, 等孩子經過思考後, 再跟他一起分析孩子想法中的優點和不足。
不會思考的孩子會遭遇更多, 更大的失敗。
有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名城裡女孩, 從上幼稚園到高中, 都是在離家不遠的學校, 每天放學回家吃飯。 高中畢業後, 她考上了一所理想的高校。 父母興高采烈地去送孩子, 看到女兒成才了, 感到很欣慰。 誰知幾天後, 女兒提著行李回家了, 並告訴他們, 自己辦好了休學手續,
Advertisiment
世界上萬事萬物都是相通的, 讓孩子多跟同學交往, 交流, 培養孩子的多種興趣, 也有利於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哲學家科林斯說:“不經歷挫折, 成功也只能是暫時的表像,只有歷經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像純金一樣發出光來。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挫折卻不知道總結挫折的教訓,暫時的挫折不應該是消沉的原因,而應該是繼續奮鬥的起點。因此,父母應誼引導蓰子與挫折相處,不怕挫折,勇於面對它,接受它,並從挫折中吸取人生的經驗和營養,從而使自己在不斷經歷和克服挫折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壯大,直至走向成功。
成功也只能是暫時的表像,只有歷經挫折的磨難,成功才能像純金一樣發出光來。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經歷了挫折卻不知道總結挫折的教訓,暫時的挫折不應該是消沉的原因,而應該是繼續奮鬥的起點。因此,父母應誼引導蓰子與挫折相處,不怕挫折,勇於面對它,接受它,並從挫折中吸取人生的經驗和營養,從而使自己在不斷經歷和克服挫折的過程中逐漸成長,壯大,直至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