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會孩子學會感恩 感恩從點滴開始

想必有很多老人都覺得, 現在的寶寶怎麼都不懂得感恩了?民間有一句老話:

人敬我一尺, 我敬人一丈。 說的就是知恩圖報的社會交往規則。 當媽媽的誰都不願意自己的寶寶成為忘恩負義的小人, 或成為離群的孤獨者, 那就要從小對寶寶進行感恩教育。 關於這個話題, 從事兒童教育50餘年的范老師將給您她的回答!

怎樣進行感恩的教育呢?媽媽不僅要講道理給寶寶聽, 更要以身作則, 用實際行動讓寶寶看, 讓寶寶理解什麼是感恩;並引導寶寶從點點滴滴的模仿中, 逐漸形成自覺自願的感恩行為。

Advertisiment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 有許多家長對寶寶給予愛☆禁☆撫和幫助, 包括有血緣關係的祖父母輩、親戚們和無血緣關係的朋友、鄰居、老師等。 媽媽首先要做出榜樣感謝這些人, 並引導寶寶用語言和行動去感謝這些人, 這樣在寶寶幼小的心靈中就會播下知恩圖報的種子。

寶寶剛剛懂事, 媽媽要讓寶寶知道, 生寶寶是很疼的事, 讓他來看看媽媽剖宮產後的刀口, 讓寶寶摸一摸凹凸不平的刀口, 知道媽媽的辛苦, 更愛媽媽。 此外還要告訴寶寶, 照顧媽媽和他的醫生、護士也很辛苦, 最好可以去看望他們, 把寶寶的照片送給他們表示感謝。

媽媽應提醒寶寶為忙著做飯而流汗的奶奶, 擦擦汗扇扇子。

媽媽和保姆一起清掃衛生, 讓寶寶給保姆倒一杯水喝。

Advertisiment

送水的叔叔來了, 引導寶寶向叔叔說謝謝, 並讓寶寶把錢拿給送水員。

寶寶生病了, 醫生給寶寶聽診、問診, 引導寶寶向醫生說謝謝。

我的一位同事很會利用一切機會教育寶寶知恩圖報, 他常常拿出舊照片給寶寶看, 告訴他吃媽媽的奶才能長大;寶寶很小時爺爺脫掉衣服緊緊包著他怕他生病;奶奶站著為寶寶理髮, 累得滿頭大汗;爸爸給他的生日禮物是一輛大火車模型;姥姥給他編織漂亮毛衣;等等。 這一張張照片印在寶寶心中, 寶寶就特別懂事, 好吃的東西總是留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吃, 好玩的東西送給小朋友們玩, 當別人給予他幫助時, 他總是彬彬有禮地向人家說聲謝謝。

一旦寶寶形成自覺的感恩行為,

Advertisiment
他會有寶寶特有的感恩方式。 那些純真毫無一點兒虛偽的行為, 令大人們忍俊不禁。

比如, 4歲的外孫女小兔子畫了一幅畫, 上面有爸爸、媽媽、姥姥、小弟弟和她自己, 站在彩虹下跳舞, 她說這是寄給在遠方的姥爺的賀卡。

我問她為什麼?她說:是姥爺幫助媽媽生下我的, 姥爺抱我玩兒, 還給我換尿不濕, 我要感謝他。 我聽了哈哈大笑, 糾正說:是醫生幫助媽媽生下你的, 是姥爺幫助媽媽撫育你的。 你要愛醫生、愛媽媽、愛姥爺。 寶寶說:還要愛姥姥和爸爸。

有一個媽媽非常感謝幼稚園的老師對寶寶的教育和培養, 寶寶看在眼裡記在心上。

星期一, 當寶寶來到幼稚園時, 她從小褲兜裡掏出幾塊糖送給老師, 老師說:謝謝你,

Advertisiment
老師不能收小朋友的糖。 寶寶聽了竟哭起來, 無奈老師只好吃了一塊糖, 連聲說:謝謝!糖真甜, 剩下的你分給小朋友吧!寶寶這才破涕為笑這是我女兒小時候的故事。

感恩啟蒙, 就是從這些毫不起眼的、隨時隨地的感恩積累中, 逐步使寶寶懂得感恩是種美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