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歸位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還不好, 自己玩耍的時候總喜歡亂扔玩具, 玩厭了就屁顛屁顛地拋開, 等著媽媽幫他收拾殘局。 很多媽媽們都不會說什麼, 覺得“孩子還小, 也不懂收拾, 幫他收反而更省事”。
>>推薦閱讀:是什麼奪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其實6歲前的孩子, 完全有能力自己收拾東西,
Advertisiment
這樣的規則能讓孩子學會照顧環境, 最終形成的是對環境的尊重和自身的教養。 而且孩子在對東西進行歸位的同時, 也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而且在收拾書桌的過程中, 他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東西要放在哪裡, 這樣對他的創造力也有所幫助。 長大後, 無論孩子到了什麼環境, 他都能養成“歸位”的好習慣, 生活也會更加整潔。
我們是不是可以先放下自己的固有的想法, 先聆聽孩子的需求和動機, 因為每個行為背後都有一個正向的動機。
Advertisiment
為何非要“整潔、自律”
針對這個問題, 有的媽媽也表示:女兒志向想成為設計師, 喜歡畫畫, 喜歡奇思妙想。 畫家的畫室有很整潔的嗎?畫家的調色盤有潔白如新的嗎?著名的設計師都是打破規則的, 打破界限的。 我如果一味地要她保持整潔, 歸位, 那其實是在扼殺她的天賦, 難道不是嗎?看到這點, 我知道我要調整的是我的思維。
孩子東西亂扔, 媽媽要看到, 如果孩子還一直聽你的話, 你說什麼就照著做, 那麼真的很可惜, 這個孩子永遠都不能成為他自己。
作為擁有”整潔、自律”的父母們, 我們也想想, 我們的這種卓越性給我的工作、生活帶來了什麼好處?也帶來了什麼影響?還是多份耐心, 去幫助孩子發現他的天賦,
Advertisiment
亦或者說, 孩子在幫助我們有更多的接納, 讓我們成為更好的自己。
“東西歸位”確實在某方面體現了卓越性, 但是你家的孩子真的需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