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誠團結、和衷共濟, 是民族發展繁榮的強大動力源泉。 也是一個成熟的、健康發展的社會人必備的品質。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要把對孩子的團結互助教育放在和提高智力、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同等重要的位置來對待。
堅持“以團結互助為榮, 以損人利己為恥”, 核心在於大力發揚“團結互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這對於生活在崇尚個性、自主發展的開放社會, 處於“四二一”養育模式下的當代少年兒童來說, 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團結互助教育是我們傳統文化中關於人際關係的重要倫理規範, 也是中華民族家庭教育的傳統內容。
Advertisiment
歷史經驗已經表明, 精誠團結、和衷共濟, 是民族發展繁榮的強大動力源泉。 也是一個成熟的、健康發展的社會人必備的品質。 對此家長需要有高度清醒的認識,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 把對孩子的團結互助教育放在和提高智力、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同等重要的位置來對待。
對孩子進行團結互助教育的重要意義是無可置疑的, 也正是由於這種特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使得其教育的難度較大, 面對個性張揚, 振振有詞的孩子, 家長往往會覺得力不從心。 家庭裡如何進行有效的團結互助教育呢?我們提倡八個“善於”。
Advertisiment
第一, 善於發現孩子在團結互助品質上出現的“問題”。
團結互助是一種道德理念和規範, 也是一個人的日常行為模式。 所以對少年兒童來說, 出現在“團結”上的問題, 都是具體的, 是和日常生活細節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一些家長一看到孩子考試排名下降, 或是孩子因和同學打架等問題被老師請到學校, 就著急、憤怒, 卻長時間忽略孩子在人際關係等方面的一些不良表現, 以至於後果嚴重, 不可收拾。
孩子在與人相處上發生了問題, 會有這樣一些典型的表現:任性、自私, 不會體諒家人, 沒有孝心, 有時氣得你掉眼淚他也無動於衷;退縮、懶散, 經常呆坐著無所事事, 不會主動幫助他人,
Advertisiment
其極端表現, 是同學們都不喜歡和他在一起玩, 沒有朋友。 家長要非常小心地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 發現上述苗頭, 就需要及時予以干預。
第二, 善於通過與孩子閒談式的交流, 幫助孩子明理。
平時要利用一切機會, 吃飯時的閒談、看電視時的議論、放學路上的交流等等, 潛移默化地傳遞關於團結互助的道理, 並力求具體化。
不僅要讓孩子從小知道, 團結互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Advertisiment
同時隨著孩子的成長, 還要逐漸説明他加深認識, 一是要學會處理好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在個人發展的同時, 努力幫助他人共同進步;二是要學會處理好個人與集體之間的關係, 懂得在集體的溫暖中健康成長;三是要學會處理好發展過程中個體化與社會化之間的關係,
Advertisiment
在這裡, 方法是最重要的, 核心是要將實質上的有意識淡化在形式上的自然隨意上, 可以談些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縮小彼此的距離, 並適時地抓住孩子談話中某些可以“抒發情感”的內容, 真誠地道出自己的心理感受, 這樣做不僅顯得自然得體, 而且孩子會由此而產生出對父母的親近感和朋友式的信任感, 這正是閒談式說服教育的魅力所在。
第三, 善於從行為訓練入手, 把團結互助教育具體化。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反映到社會生活中,就是提倡一種仁愛之心、友善之心,把扶助他人作為日常生活的自覺行動。
和以往單純強調團結不同,現在人們普遍習慣的提法是團結互助,即在“團結”之後增加了“互助”二字。這不僅是針對社會現實對團結賦予了新的內容,使之更加符合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潮流;也為團結這一概念增加了平等、人性等內涵,使它作為一個倫理價值更加生動具體化。
我們在對孩子進行團結互助教育的時候,更要特別強調具體,強調行為上的訓練。比如,輔導孩子學會與長輩相處,就要從平時生活小事上引導、要求孩子。讓孩子明白,孝敬長輩,一是不隨便頂撞長輩,有不同想法應講道理,聽從長輩的教誨態度要誠懇;二是自己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時間較長,及時向父母彙報情況;三是嚴格要求自己,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自己各方面做得好了,長輩會很高興;四是長輩講自己過去的事時,要學會換位思考,抱著理解包容的心態,理解長輩的善意,體諒長輩的艱辛;五是在父母生病時,有困難時,要盡心盡力去關心照顧、協助父母,日常生活中時時事事為父母分憂解難等等。
這種行為分解需要父母的認真態度,比如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就需要具體化解為和集體成員無障礙溝通、遵從集體規則和大多數人的意見、在集體中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關注並參與集體事務、合理妥善解決與他人的衝突等行為能力上。家長也需要在這些具體事項上給孩子以引導。
第四,善於訂立孩子認同的“規矩”,讓抽象的團結友愛的思想品質條文化、規則化。家裡要有一些體現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等關係的規矩。比如尊重老人的規則:有好吃的要先給爺爺奶奶,出門要和爺爺奶奶說再見,放學回家要主動和爺爺奶奶問好,拿長輩的東西要事先征得同意等。比如文明用語的規則:見了老師或長輩問聲“您好”;與同學或家人道別時說聲“再見”;得到別人的幫助說聲“謝謝”;無意做了影響他人的事說聲“對不起”;別人向自己道歉時說聲“沒關係”;回到家時說聲“我回來啦”等等。
這些雖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在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規則的內容、適用範圍、獎懲方式等,都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商議決定;一經確立,家長要帶頭執行,不小心違反,要主動接受懲治;規則要隨社會形勢變化和孩子的成長不斷修訂,豐富其內涵。
對於孩子來說,講給他的規則是一種外在的制約,而自我參與訂立,會幫助他使這種外在制約逐漸內化,讓他在自我的約束下,在不斷強化的行為訓練中,將團結互助的價值和行為習慣深植心中。
第五,善於給孩子創造實施愛心行動、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機會。
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上出了問題,一些家長喜歡親自出馬為孩子擺平:和老師發生了衝突,母親去找老師周旋;和同學打架,父親去找對方理論;孩子不適應學校班級,父母忙著給他找新學校換新班級。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人忘記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沒有某個方面的實踐,就永遠學不會某種本領。想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想讓他成為一個懂得團結互助的合格的社會人,就要給他機會,讓他去體驗關心人、幫助人、團結人,學會和諧地與外部相處。
如在家長生日時,暗示孩子應表達對父母的愛;引導孩子主動幫助左鄰右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同學有困難,支持他選用合適的方法去幫助同學;孩子與同學發生衝突,給孩子運用自己的力量去處置的機會,只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處理方法的引導;當孩子付出行動後,以微笑的表情、讚揚的語氣及時地給予表揚等等。這些實踐有利於激起孩子產生關愛他人後的愉快的心理體驗,並會產生繼續施與的強烈願望,並逐步形成關愛他人的相對穩定的健康心理。
第六,善於理性地對孩子施與愛心,避免單向施愛和家庭溺愛。
從心理素質上看,不善於團結互助的人,大都任性和自私,情感冷漠,對他人缺乏理解、關心和體諒,缺乏愛心。
現在絕大多數少年兒童是獨生子女,家庭中幾代人的寵愛傾注於一身,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同時,“四二一”家庭結構,對孩子的情感投入往往呈單向輸入,而不是雙向交流的狀態,即只注意把愛傾注給孩子,而沒有注意培養孩子也學會去愛別人。
長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別人愛自己是應該的,這一切理所當然。還有些家長以為自己如今百般疼愛孩子,孩子將來長大後必定會回報父母,這實在是一種誤區,從小一味被溺愛,且養尊處優、唯我獨尊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回報父母,因為他只學會了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更不會去體諒他人的痛苦與歡樂。
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雙向施愛,在給與孩子愛的時候,要求他去愛父母、愛家人、愛同伴。
第七,善於當好孩子的榜樣,創造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對他人的愛心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如果家長能夠經常用有聲的愛心語言,如“老人家,我來幫幫你吧!”去強化孩子的愛的意識,又能以充滿愛心的表率行為,如對自己父母公婆的態度等導之以行,就能使孩子產生一種積極的仿效心理。
平日裡,父母熱心幫助他人,經常參與公益活動,在工作單位、社區鄰里都有好的人際關係,遇事不斤斤計較,經常用包容的態度去解決問題,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卻能令他養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另外,家庭裡友愛的氛圍也特別重要。家長有責任為孩子創設一個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在良好的情感環境薰陶下,孩子才能學好處世做人。
第八,善於使用科學的方法矯治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和同學產生衝突,打罵、攻擊、報復別人,或是與朋輩關係緊張,輕者講大道理,重者氣急打罵,這往往於事無補,有時還會加重孩子的不良表現。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有價值觀念上的誤區,也有行為習慣和心理發展上的問題,矯治也要講究科學方法。如對常有攻擊行為的孩子,就可以讓被攻擊的物件在孩子面前講述自己的感受,讓他體會與感受被攻擊者的痛苦,激發他的同情心,使他進一步產生自我譴責感,減少乃至杜絕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
再如對待性急、暴躁、倔強、情緒易激動、對自己的消極行為難以自控、經常與他人產生衝突的孩子,就要輔導他學會自我調節法,通過幫助孩子分析和調節自己的情緒的實踐,輔導他學會用轉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等方法,使情緒強度、表現方式都控制在有益無害的範圍內。
雷鋒曾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
一個人活著,就要與外部發生關係,只有給孩子與人和諧相處的金鑰匙,才是給他帶來了真正的美好未來。
教會孩子與人相處的有效措施:
(1)用鼓勵、誇獎等方式説明孩子樹立與人相處的信心。
(2)通過家庭討論等形式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互助類遊戲使孩子體會到團結的力量,並鍛煉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4)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針對孩子的個性安排促進其與人相處的活動。
把團結互助教育具體化。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反映到社會生活中,就是提倡一種仁愛之心、友善之心,把扶助他人作為日常生活的自覺行動。
和以往單純強調團結不同,現在人們普遍習慣的提法是團結互助,即在“團結”之後增加了“互助”二字。這不僅是針對社會現實對團結賦予了新的內容,使之更加符合社會文明進步發展的潮流;也為團結這一概念增加了平等、人性等內涵,使它作為一個倫理價值更加生動具體化。
我們在對孩子進行團結互助教育的時候,更要特別強調具體,強調行為上的訓練。比如,輔導孩子學會與長輩相處,就要從平時生活小事上引導、要求孩子。讓孩子明白,孝敬長輩,一是不隨便頂撞長輩,有不同想法應講道理,聽從長輩的教誨態度要誠懇;二是自己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外出時間較長,及時向父母彙報情況;三是嚴格要求自己,盡可能少讓長輩為自己操心,自己各方面做得好了,長輩會很高興;四是長輩講自己過去的事時,要學會換位思考,抱著理解包容的心態,理解長輩的善意,體諒長輩的艱辛;五是在父母生病時,有困難時,要盡心盡力去關心照顧、協助父母,日常生活中時時事事為父母分憂解難等等。
這種行為分解需要父母的認真態度,比如培養孩子的集體主義精神,就需要具體化解為和集體成員無障礙溝通、遵從集體規則和大多數人的意見、在集體中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關注並參與集體事務、合理妥善解決與他人的衝突等行為能力上。家長也需要在這些具體事項上給孩子以引導。
第四,善於訂立孩子認同的“規矩”,讓抽象的團結友愛的思想品質條文化、規則化。家裡要有一些體現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等關係的規矩。比如尊重老人的規則:有好吃的要先給爺爺奶奶,出門要和爺爺奶奶說再見,放學回家要主動和爺爺奶奶問好,拿長輩的東西要事先征得同意等。比如文明用語的規則:見了老師或長輩問聲“您好”;與同學或家人道別時說聲“再見”;得到別人的幫助說聲“謝謝”;無意做了影響他人的事說聲“對不起”;別人向自己道歉時說聲“沒關係”;回到家時說聲“我回來啦”等等。
這些雖都是一些小事,卻能在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規則的內容、適用範圍、獎懲方式等,都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商議決定;一經確立,家長要帶頭執行,不小心違反,要主動接受懲治;規則要隨社會形勢變化和孩子的成長不斷修訂,豐富其內涵。
對於孩子來說,講給他的規則是一種外在的制約,而自我參與訂立,會幫助他使這種外在制約逐漸內化,讓他在自我的約束下,在不斷強化的行為訓練中,將團結互助的價值和行為習慣深植心中。
第五,善於給孩子創造實施愛心行動、構建和諧人際關係的機會。
孩子在日常生活學習上出了問題,一些家長喜歡親自出馬為孩子擺平:和老師發生了衝突,母親去找老師周旋;和同學打架,父親去找對方理論;孩子不適應學校班級,父母忙著給他找新學校換新班級。
在這一過程中,很多人忘記了一個最基本的道理:沒有某個方面的實踐,就永遠學不會某種本領。想讓你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中有良好的人際關係,想讓他成為一個懂得團結互助的合格的社會人,就要給他機會,讓他去體驗關心人、幫助人、團結人,學會和諧地與外部相處。
如在家長生日時,暗示孩子應表達對父母的愛;引導孩子主動幫助左鄰右舍幹些力所能及的事;孩子的同學有困難,支持他選用合適的方法去幫助同學;孩子與同學發生衝突,給孩子運用自己的力量去處置的機會,只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和處理方法的引導;當孩子付出行動後,以微笑的表情、讚揚的語氣及時地給予表揚等等。這些實踐有利於激起孩子產生關愛他人後的愉快的心理體驗,並會產生繼續施與的強烈願望,並逐步形成關愛他人的相對穩定的健康心理。
第六,善於理性地對孩子施與愛心,避免單向施愛和家庭溺愛。
從心理素質上看,不善於團結互助的人,大都任性和自私,情感冷漠,對他人缺乏理解、關心和體諒,缺乏愛心。
現在絕大多數少年兒童是獨生子女,家庭中幾代人的寵愛傾注於一身,事事以孩子為中心。同時,“四二一”家庭結構,對孩子的情感投入往往呈單向輸入,而不是雙向交流的狀態,即只注意把愛傾注給孩子,而沒有注意培養孩子也學會去愛別人。
長此以往,孩子就形成一種思維定勢:別人愛自己是應該的,這一切理所當然。還有些家長以為自己如今百般疼愛孩子,孩子將來長大後必定會回報父母,這實在是一種誤區,從小一味被溺愛,且養尊處優、唯我獨尊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回報父母,因為他只學會了接受愛,而不懂得付出愛,更不會去體諒他人的痛苦與歡樂。
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雙向施愛,在給與孩子愛的時候,要求他去愛父母、愛家人、愛同伴。
第七,善於當好孩子的榜樣,創造一個溫馨愉快的家庭氛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對他人的愛心言行,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
如果家長能夠經常用有聲的愛心語言,如“老人家,我來幫幫你吧!”去強化孩子的愛的意識,又能以充滿愛心的表率行為,如對自己父母公婆的態度等導之以行,就能使孩子產生一種積極的仿效心理。
平日裡,父母熱心幫助他人,經常參與公益活動,在工作單位、社區鄰里都有好的人際關係,遇事不斤斤計較,經常用包容的態度去解決問題,這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卻能令他養成受益終生的好習慣。
另外,家庭裡友愛的氛圍也特別重要。家長有責任為孩子創設一個益於身心健康發展的和諧、幸福的家庭環境,在良好的情感環境薰陶下,孩子才能學好處世做人。
第八,善於使用科學的方法矯治孩子的不良行為習慣。
一些家長看到孩子和同學產生衝突,打罵、攻擊、報復別人,或是與朋輩關係緊張,輕者講大道理,重者氣急打罵,這往往於事無補,有時還會加重孩子的不良表現。
其實,孩子的這些行為,有價值觀念上的誤區,也有行為習慣和心理發展上的問題,矯治也要講究科學方法。如對常有攻擊行為的孩子,就可以讓被攻擊的物件在孩子面前講述自己的感受,讓他體會與感受被攻擊者的痛苦,激發他的同情心,使他進一步產生自我譴責感,減少乃至杜絕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
再如對待性急、暴躁、倔強、情緒易激動、對自己的消極行為難以自控、經常與他人產生衝突的孩子,就要輔導他學會自我調節法,通過幫助孩子分析和調節自己的情緒的實踐,輔導他學會用轉移、克制、自我暗示、自我提醒等方法,使情緒強度、表現方式都控制在有益無害的範圍內。
雷鋒曾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我想問你,為未來帶來了什麼?”
一個人活著,就要與外部發生關係,只有給孩子與人和諧相處的金鑰匙,才是給他帶來了真正的美好未來。
教會孩子與人相處的有效措施:
(1)用鼓勵、誇獎等方式説明孩子樹立與人相處的信心。
(2)通過家庭討論等形式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與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互助類遊戲使孩子體會到團結的力量,並鍛煉孩子與人相處的能力。
(4)尊重孩子的個性特點,針對孩子的個性安排促進其與人相處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