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會我們的孩子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孩子們當然更願意父母看到自己的優點, 得到肯定, 聽到表揚, 同時忽視自己的缺點。 事實上, 心理學家們經過調查發現, 在肯定和激勵的環境中, 孩子們會變得更加自信, 更容易取得進步。 有很多的家長非常重視這一點, 他們會採取各種措施來獎勵孩子, 無論是物質獎勵還是精神獎勵, 都會讓孩子獲得喜悅的感受。

但是, 鼓勵和肯定並不是教育的全部, 一定要教會孩子客觀地看待自己身上的優點和缺點。 孩子的優點固然值得大加讚揚, 但是缺點也不能只顧粉飾而不去幫孩子糾正。

Advertisiment
孩子就像是一株小樹苗, 只有在合適的時候給孩子修剪枝葉, 他們才有可能健康地成長。

與些相反的是, 有的家長過於注重孩子的缺點, 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 孩子一露出缺點就批評責駡, 這樣一來, 孩子們心中本來可以長成優點的種子, 就在家長的冷遇下如同遭遇了冰雹和風霜的打擊, 從而變得枯萎或者死亡。

我認識這樣的一位元母親。 她對自己兒子的管教非常有辦法。 她在家裡的牆壁上貼了一張“功過表”。 上面分成了兩欄, 一欄記優點, 另外一欄記缺點。 當兒子犯了錯誤的時候, 她就會在缺點一欄做上記錄, 時刻提醒兒子不要再犯;如果孩子做了什麼好事, 或者多了一個什麼好習慣,

Advertisiment
家長也會在上面做好記錄, 同時對孩子進行精神上或物質上的獎勵。

時間一長, 這張“功過表”漸漸開始發揮作用。 它就相當於一個催化劑, 讓孩子客觀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之後, 再一一加以改進, 繼續發揚優點, 同時積極改正缺點。

當孩子上初中的時候, 已經自然而然地養成了自糾自查的習慣。 他就像是水的自淨作用一樣, 會不斷反省自己, 每天都會取得新的進步。

處於教育黃金期的孩子, 由於他們的反思意識和控制能力都很差, 因此特別容易受到暗示或者興趣的支配。 在孩子自我意識不斷進行強化的過程中, 家長要注意隨時都認真觀察孩子, 發現孩子的優點時, 要進行表揚, 給他們良性的暗示和正面的刺激。

Advertisiment
這樣, 孩子的優點將會被繼續發揚光大。

至於孩子的缺點, 家長也不能總是以訓斥來進行教育。 要知道, 孩子們的可塑性非常強, 他們在潛意識裡都具有很強的自尊心。 當他們的某個小缺點反復出現的時候, 家長一定要考慮用正面的鼓勵方式, 不動聲色地幫孩子進行克服, 而不能採取簡單粗暴的辦法, 反復地進行批評。

家長要真心誠意地幫助孩子, 堅持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從孩子的表現中找出值得肯定的地方, 給予真誠的表揚。 那麼, 孩子的自覺管理意識一定能形成, 從而正視自己的優缺點, 進行合理的調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