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中要把孩子當成一個完全的人

禮貌、禮節向來被認為是孩子們比較抵觸的東西, 因此不論是作為教授方的父母和老師, 還是被教育方的孩子, 都對禮貌、禮節的學習感到頭疼。 孰不知, 只要在教授方面肯下功夫,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就能夠自然地掌握禮貌、禮節。

以獨特的下町文化論而聞名於世的加太先生, 曾在一本叫做《兒童心理》的雜誌中, 寫了一些很有啟發性的實踐記。

一般來講, 父母是不會把自己孩子的名字叫錯的。 而加太先生卻經常故意叫錯自己女兒的名字。 這就是加太先生的“功夫”所在。 原本孩子叫“tomoko(朋子)”, 加太先生卻故意叫成“tomato(在日語中是番茄的意思)”。

Advertisiment

孩子聽到自己的名字被叫錯, 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傷害, 自然會提出強烈抗議, 要求改正;“我叫tomoko, 不叫tomato!”

表面看來, 這似乎是父母逗孩子玩的一種遊戲。 實際上, 通過這種“遊戲”, 加太先生教給孩子很多東西。

援引加太先生的話來說, “孩子的自我認知, 是從自己的名字開始的。 如果大人故意叫錯他的名字, 他會意識到原來大人也有出錯的時候, 這便引發了孩子對他人的認知。 另外, 還可以讓孩子認識到, 大人也有出錯的時候, 大人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只要提出自己認為正確的觀點, 是能夠得到認可的。 這就向孩子們灌輸了人人平等的思想。 ”

據說, 加太先生的妻子故意拍打了女兒之後, 就“挑唆”女兒道:“tomoko!打人是不對的。

Advertisiment
不能只挨打, 要還手。 爸爸按著媽媽了, 來, 打媽媽的屁股!”聽tomoko講, 自己還真有兩次打了媽媽的屁股。 加太先生通過這種方法, 教育孩子要反對暴力, 樹立人人平等的思想。 據說加太先生的女兒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名優秀的教師。

當然, 我並不是要求每一位家長都接受“加太式教育法”。 我只是想告訴每一位家長, 教育孩子不是非要擺出一副上課的架勢來, 而是要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掌握將來用以安身立命的禮貌禮節。 這當然需要家長們下一番“功夫”了。

加太先生的成功之道就是把孩子當成和自己平等的人來對待。 單純地對孩子進行批評式教育, 是不能讓孩子學會禮貌禮節的。

Advertisiment
因為家長的姿態對孩子的教育產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

有強烈的自我認知能力, 能理直氣壯地表達自己的主張, 孩子在具備這些能力之後, 會自然掌握禮貌禮節, 真正的禮儀是在上述能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人很容易走人這樣一個誤區, 認為禮貌禮節不過足些形式上的東西。 如果您是這樣認為的話, 那永遠也不會具備禮貌禮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