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 “唱黑臉”不可行!

在家庭教育中, 父母扮演著最關鍵的角色, 如果父母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錯一些事情, 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後果可是難以彌補的。


父母意見矛盾立場分歧孩子很迷茫

以下四件事, 請身為父母的您可千萬不要犯:

1、父母意見矛盾立場分歧

教育孩子時, 父母經常一方“唱白臉”, 一方“唱黑臉”, 而這種教養方式埋下的隱患也隨之誕生。

父母對待孩子的立場分歧, 容易讓他們變得遇事就依賴別人, 喜歡逃避, 甚至養成回避性人格。 人從小就具有自我保護的本能, 懂得“趨利避害”。

當孩子犯了錯, 父母中一方責罰他們時,

Advertisiment
孩子會本能地尋找庇護。 此時如果另一方站出來跟愛人“唱對臺戲”, 恰恰中了孩子的下懷。 久而久之, 孩子就會形成慣性思維--總會有人來幫我, 即便我做錯了。 可以想見, 這樣的孩子很容易見了困難繞著走或者依賴別人, 辦了錯事也為自己開脫, 沒有責任感。

你可以這樣做:其一, 在心理上突破“自以為是”的障礙, 不妨放心地讓妻子或丈夫一方管教孩子, 相信對方跟自己一樣, 都是有道理的。 其二, 如果短時間無法統一意見, 那麼也別當著孩子公然對抗。 在對方教訓孩子時, 你可以出去轉轉, 等到夫妻獨處時, 再跟愛人爭論也不遲。 其三, 如果實在無法達成一致, 可以共同學習教育子女的知識, 借“權威”調整兩個人的認知,

Advertisiment
進而改變不當的行為。


父母相互埋怨、爭吵讓孩子自卑焦慮

2、相互埋怨, 孩子自卑

人生在世, 孰能無錯, 更何況年齡尚小的孩子, 他們在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發展的過程中, 需要用犯錯誤來獲得成長。 然而, 有些父母就如趙明的家長一樣, 在孩子犯錯後, 就開始相互埋怨, 把責任都推到對方的身上。

孩子的心理比較脆弱和敏感, 他們看到父母因自己而吵架, 就容易產生“這都是因為我”的想法, 而一味自責下去, 就在不自覺中放大了自己的缺點, 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羞恥感和無助感也油然而生。 長此以往, 孩子就會變得壓抑而自卑。

你可以這樣做:把焦點對準孩子, 就是要仔細想想孩子最近的所作所為, 分析他們為什麼這樣做。

Advertisiment
然後, 跟孩子好好談談, 旁敲側擊地問出他們的真實想法, 最後, 才是要自我反省, 並且和愛人交換一下想法, 但千萬不要過分埋怨對方或自己。

3、父母溺愛, 孩子放縱

一味地溺愛輕則讓孩子缺乏主見、不善與人溝通、沒有能力應對危機, 重則導致孩子放縱無度。

一方面, 有些父母溺愛孩子, 什麼事情都包辦代替, 這些事情雖不大, 但卻容易讓孩子覺得一切事情都可以詢問父母, 甚至推給家長, 以至於養成凡事不動腦筋、沒有主見的習慣。 而一旦這些孩子走進社會後, 他們就會認為周圍的人照顧自己理所應當, 這會造成人際交往上的障礙。 更為嚴重的是, 因為被呵護慣了, 他們遇到困難就會異常脆弱。

另一方面,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自控能力有限, 心裡想什麼就會做什麼, 他們往往只顧滿足自我欲望, 而不懂得遵守規則。 比如父母對孩子上幼稚園獨佔玩具的行為不加以約束, 就會讓孩子在一次次得逞後, 體會到自己可以為所欲為, 今後就極可能變得橫行霸道、肆無忌憚。

你可以這樣做:要想讓溺愛型父母有所改變, 其實沒那麼容易, 能提醒父母的就是“不要感情用事”。 家長要試著“狠”下心, 拒絕幾次孩子的過分要求, 並對其不當行為進行責罰, 讓孩子和家長都形成“獎懲分明”的習慣。


讓孩子在家獲得安定感

4、一緊一松, 孩子極端

家長心情好, 就對孩子溺愛得要命;而一旦心情糟糕, 看見孩子就覺得不順眼, 少不了訓斥打罵。

嚴厲教養不好, 其實,

Advertisiment
父母時緊時鬆的方式更是弊端重重。 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家長對孩子嚴加管教是會起到正面效果的, 能夠説明他們學會遵守既定規則, 成長為合格的社會人, 而一緊一松,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導致孩子人格缺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他們的所作所為是孩子效仿的對象。 父母情緒的起伏變化直接作用于孩子, 這會使孩子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 在長大之後, 情緒也會起伏不定, 忽冷忽熱。 輕則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 重則可能會演變成邊緣性人格, 即看待事物非此即彼、非黑即白, 容易走極端。

你可以這樣做:問題的關鍵是父母, 父母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家長在外面受了刺激, 可以在回家前找個合適的途徑進行排解, 如找人傾訴、運動、轉移注意力等,而找心理諮詢師學習一下情緒控制則比較有效。退一步說,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還惹是生非,那麼教育時要對事不對人,別傷孩子自尊,而是教他們為錯誤承擔責任。

小編總結:家,應該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搖籃,如果孩子在家裡都不能獲得安定感的話,那孩子們怎麼能獲得成長的正能量呢?所以各位父母們,請注意您的一言一行,千萬在不知不覺中不要給孩子們脆弱純淨的小心靈造成傷害。

如找人傾訴、運動、轉移注意力等,而找心理諮詢師學習一下情緒控制則比較有效。退一步說,如果父母心情正不好,孩子還惹是生非,那麼教育時要對事不對人,別傷孩子自尊,而是教他們為錯誤承擔責任。

小編總結:家,應該是孩子們健康成長的搖籃,如果孩子在家裡都不能獲得安定感的話,那孩子們怎麼能獲得成長的正能量呢?所以各位父母們,請注意您的一言一行,千萬在不知不覺中不要給孩子們脆弱純淨的小心靈造成傷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