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行自我保護教育應該是一步一步滲入執行的, 否則孩子懵懵懂懂, 不知道該如何規避危險, 保護自己。 但是教育孩子保護自己不僅僅是告訴孩子, 社會上有壞人這麼簡單。 因為壞人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 怎麼樣的人是壞人?如果家長說不清楚, 孩子心理就會恐慌, 看誰都像是壞人, 這就不好了。 那麼該怎麼教育呢?
首先不要太強調“壞人”的概念, 而是應該強調什麼是危險。
比如一個人過馬路是危險;一個人走不熟悉的路是危險;在沒有家人老師陪伴下, 陌生人要給你東西吃、帶你出去玩、買玩具給你是危險;陌生人說認識你的爸爸媽媽,
Advertisiment
其次要重點教育碰到危險信號應該怎麼做。
對於孩子來說, 隨著年齡的增長, 不同時期要教會他對付一類危險。 低幼的兒童, 一定要及早教他不吃陌生人的食物, 教會他記住家長的姓名、家庭住址、父母親的電話號碼等重要資訊, 避免在人多的場合或者慌亂中走失;略微長大, 要有意識地培養他去辨認員警、售票員阿姨、醫生、護士等穿著制服容易辨認而且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可靠的社會人士,
Advertisiment
總之, 對於危險環境的教育和自我保護的意識是要給予孩子早期教育, 在平時的小事中慢慢滲透積累才能讓孩子牢牢地記住, 尤其在孩子經歷過一些生活事件的時候, 是教育的最好時機。 但是也不能盲目偏向社會黑暗面的教育, 孩子天性中對世界、對人、對自己充滿著美好想像, 這是生命發展的動力。 在教會孩子壞人、危險的概念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