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6重境界 你造嗎

中華民族自古就有重視孩子教育的傳統, 岳母刺字、孟母三遷都是傳唱千年的佳話。 時至今日, 子女教育支出更是成為現代家庭最大開支之一。 近年來, 各大城市頻繁爆出天價學區房新聞, 天下父母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

不只是學齡教育, 現在很多孩子, 剛會走路就被家長報上了各種早教班:學英語、學國學、學舞蹈…… 焦慮的父母們生怕孩子被別的同齡小朋友拉開一截, 從此求學生涯輸在起跑線上, 導致一生蹉跎。

望子成龍, 望女成鳳自然是父母天性, 誰不希望孩子以後的人生路可以過得容易些。

Advertisiment
沒什麼值得指摘的。

但教育孩子可不只是提供物質保證這麼簡單, 父母作為全天下最偉大的職業, 自然也匹配著最為重要的崗位職責。

下面就來說說關於教育孩子的6重境界:

第一重:捨得給孩子花錢, 認為我為了孩子教育花了那麼多錢, 難道還有什麼對不住他嗎?

有些家長:你要是學不好, 就是對不起我交的學費…

孩子是理財產品嗎?

第二重:捨得花時間陪伴在孩子身邊, 見證孩子成長的每一個瞬間。

很多家長是不是看到這裡會想:花了時間, 花了錢, 這還不夠嗎?你還能要點啥?要啥自行車呐~

往下看唄!

第三重:家長開始思考教育的目的。 我希望孩子成長為什麼樣的人?清晰的目標, 有助於家長在教育上不選擇盲從,

Advertisiment
攀比。

不要聽說鄰居給孩子報了個鋼琴班, 回頭立馬也給孩子報個小提琴班。

第四重:家長開始為了孩子而去學習教育知識。 不要遇到問題就說“沒有辦法”、“管不了”、“你肯定沒有孩子”, 而是開始研究孩子問題的原因, 研究對策。

這世上絕大多數孩子的缺點, 都是由於教育疏忽造成的, 也是可以用教育改正的。

loser遇到問題找理由, 成功者遇到問題找方法。

第五重:家長開始為了孩子提升自己的修養、完善自己的德行。 立己方能達人,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 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 自然會得到一個更好的孩子。

童話大王鄭淵潔說過:最好的教育就是以身作則。 他兒子小時候為了培養他的閱讀習慣, 孩子一回家他就拿本書, 即使看不進去也假裝看書給孩子做個表率。

Advertisiment

第六重:家長認識到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 孩子不是我們的私人物品。 他們只是因我們而來, 而不是為我們而來, 並盡自己所能幫助他們成為最好的自己。

他們是獨立的靈魂, 沒有義務擔負我們年少時未竟的成功夢和階級跨越的願望。

(原標題:育兒6重境界, 你在第幾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