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也要尋求“雙贏”

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子女乖巧聽話, 按照設計好的路線成功成才, 但現實中孩子的表現往往與我們的預期相去甚遠。 面對這種情況, 父母們, 你會如何處理?

情景一:
孩子在客廳廚房來回亂跑, 玩具扔了一地。
媽媽: “你看你整天瘋個不停, 再這麼調皮搗蛋, 媽媽就不要你了。 ”
分析:貪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 並不會因大人的喜好而改變。 當孩子調皮搗蛋甚至無理取鬧時, 我們可以勸戒、引導和糾正孩子的行為。 對孩子進行訓斥、打罵甚至情感否定, 也許能讓孩子暫時安靜下來, 但也會使孩子產生更大的抵觸心理,
Advertisiment
甚至認為父母不喜歡他, 從而產生自閉心理, 影響親子感情。
建議:對於好動貪玩的孩子, 父母不要期望短時間內就能讓他靜下來, 可以考慮多給他玩些需要安靜思考的遊戲或玩具, 比如猜腦筋急轉彎和玩魔方、堆積木等;或者和孩子一起進行“背兒歌”等親子遊戲,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還可以考慮把孩子主要活動區域的牆壁顏色換成藍色、灰色等冷色調, 研究表明, 這對於抑制過於亢奮的孩子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情景二:

孩子正在寫作業, 父親湊過來看, 發現孩子的字寫得十分難看。
父親:“你看看你寫的字多難看, 像畫符似的!”
分析:不當面羞辱孩子, 是父母需要堅持的原則。 如果像上述案例中的父親一樣, 雖然說的是實情,
Advertisiment
但這樣會讓孩子在潛意識中對自己作出“我不行”、“我的腦筋不好使”等否定性的消極暗示。 久而久之便會缺乏基本的自信, 過分依賴他人的評價, 從而產生“評價綜合症”。
建議:孩子沒做好, 安慰他慢慢來, 鼓勵他找到改進的方法。 就像孩子寫不好字, 父母可以採取“缺點中找優點”的辦法, 從中挑選出寫得稍微好點的字, 告訴他:“要是其它的字像這幾個字一樣漂亮就好了!”然後鼓勵孩子一筆一劃慢慢寫, 爭取把所有的字寫工整,或者給孩子買字帖練字。 只有這樣, 孩子才能不依賴別人的評價, 而依靠自己內心的動力前進。
情景三:

父親:“看看你, 練了這麼久, 還連個音階都彈得斷斷續續, 白白枉費我花錢給你買這麼昂貴的鋼琴!”
孩子:“我就不喜歡彈鋼琴嘛!”
分析:如今的父母都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Advertisiment
於是不管孩子是否喜歡, 硬是要求孩子學這練那, 以為只要花錢買好的設備、請有名的輔導老師, 孩子就能培養成為音樂家、繪畫家。 其實, 這種不顧及孩子“消化”能力的“填鴨式”教育, 註定最終只能讓家長失望。
建議:教育的前提是瞭解孩子的興趣, 尊重孩子的個性喜好。 家長可以考慮讓孩子自己選擇參加什麼興趣班, 然後幫助他鞏固和加強這項興趣。 還可以帶孩子多參加一些少兒才藝表演的現場活動, 激發孩子的參與欲望, 在孩子“我想”的時候, 激勵孩子“我學”, 從而讓孩子“我能”, 最終將孩子的喜好轉化成特長。
教育感言:
當孩子的表現達不到家長的預期時,
Advertisiment
許多父母採取的可能就是上述情境中的做法。 他們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個性差異和年齡階段性的特徵, 以其他孩子或成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 其實, 教育孩子也要尋求“雙贏”——既要讓父母滿意, 也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和個性喜好, 尋求這兩者的結合點, 讓孩子在鼓勵和肯定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實習編輯:朱清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