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脾氣:家長的無力和無助
發脾氣的實質是無助的家長在用一種虛張聲勢的教育方法來控制局面。 讓孩子害怕並不是教育的目的, 説明他們懂得知錯就改, 需要的不是脾氣而是耐心。 “孩子犯了錯, 講什麼道理, 打一頓, 屁股疼了, 自然就記住了”, “棍棒底下出孝子”、“玉不琢不成器”的傳統觀念已經過時了。 因為, 當你在行使這種簡單而粗暴的教育時, 面前的局面可能被你暫時控制住了, 但打在身上的巴掌、罵在耳朵邊的話語, 都是留在孩子心靈上的烙印。
調適好自己的情緒是父母的必修課。 很多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冷暴力:偷走孩子的自信和自尊
比發脾氣還具殺傷力的, 是家長的冷暴力。 冷暴力, 對於不少爸媽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很可能就是你平時教育孩子慣用的方法。 孩子調皮搗蛋, 說一遍不聽, 說兩遍還是沒效果, 很多家長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再不聽話, 媽媽不理你了!”有的家長可能只是嚇唬嚇唬就有用, 有的家長就真的付諸行動了。 把孩子晾一邊, 開始“冷暴力”, 任憑孩子叫也不理。
其實, 這種被孤立的感覺, 會讓孩子非常沒有安全感,
Advertisiment
強說教:一時的聽話但沒走心
“你必須那樣”、“你不可以這樣”, 這些是有些父母最愛說的話, 聽上去頭頭是道, 說得非常正確, 但孩子卻往往最容易“左耳進右耳出”, 剛剛被說教完, 卻又做不到。
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 任何人的改變是需要足夠的情緒而非道理的。 這就是為什麼“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這句話會是“情”字在先“理”字在後。 驅動人類行動的不是發達而理性的大腦,
Advertisi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