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有矛盾怎麼辦?


家長, 為了教育孩子, 彼此之間發生矛盾的事情是經常發生的。 這種矛盾, 有時發生在孩子的父母之間, 有時發生在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之間, 也有的發生在孩子的父母與祖輩之間。
教育孩子不一致的危害是什麼?孩子在教育中成長, 家長的合力教育能使孩子成長得更好。 如果做長輩的你這樣教育, 我那樣教育, 爹說爹有理, 娘說娘有理, 甚至當著孩子的面大吵起來, 孩子該聽誰的?這樣的教育會使茫然不知所措, 長此下去, 或者是非模糊, 或者我行我素。 有的孩子在家長之間“鑽空子”, 甚至產生兩面行為。

Advertisiment
教育“失效”, 還造成了“負效應”。
那麼, 為什麼出現矛盾?主要原因是長輩們對家庭教育規律和教育方法瞭解得太少, 掌握得太少, 而且往往又自以為是, 很少自以為非, 在家庭裡“橫”得不得了。 有些成年人, 在外面還能謙虛一點, 在家裡做不到。 有的家庭, 因為教育孩子的矛盾, 鬧得夫妻不和, 甚至分居了。
怎樣做才能克服矛盾, 形成家庭教育的合力呢?
首先, 家長要樹立合力教育意識。 教育孩子, 力量只能合, 決不能分。 那麼“合”在什麼地方?應該“合”在正確的教育思想與教育方法上。 這就要求家長認真地回顧一下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有沒有不妥之處, 謙虛的態度和必要的學習是不可少的。 同時, 也應認真回想其他長輩的教育行為有沒有可取之處,
Advertisiment
謙虛的態度和必要的學習是不可少的。 同時, 也應認真回想其他長輩的教育行為有沒有可取之處, 問題在什麼地方。
其次, 在樹立合力教育意識前提下, 經過認真思考, 開個統一家庭教育思想、方法和家庭會議。 坐下來坦誠地交流彼此的想法, 有不同意見, 可以爭論, 最後求同存異。 在教育孩子時, 按照已經統一的認真去做, 看看效果如何。 這樣的家庭會議應該經常化。
第三, 徵求孩子的意見。 孩子是受教育的對象, 對家長的教育行為有最直接的感受。 孩子往往能很客觀地評價爸爸、媽媽和其他長輩教育行為的優點與不足, 這對我們改進家庭教育是大有好處的。 在學樣裡, 這種方法叫做“評教評學”。
Advertisiment

第四, 不要在教育孩子過程中, 當著孩子的面鬧矛盾。 這樣孩子莫衷一是, 還會降低長輩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在可能出現這種情況時, 有一方以冷靜委婉的中吻勸說對方暫停教育, 下面協商之後再進行教育。
第五, 父母與孩子祖輩之間的教育矛盾, 大多是由於隔輩人更疼孩子, 甚至於更慣孩子引起的。 父母應該在尊重理解祖輩的前提下, 作些分析, 給祖輩找些家庭教育資料(書報、錄音、錄影等), 請祖輩參加家庭會議。 而且要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教育孩子正確認識祖輩的疼愛, 嚴格要求自己, 讓祖輩放心、滿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