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及誤區

誤區一、過度的保護孩子 抹殺了孩子的獨立性

在生活中, 很多父母怕孩子做了錯的選擇而傷害了自己, 所以他們凡事都為孩子作了安排, 今天穿什麼、明天去哪上學, 孩子一點冒險的想法都會被否決。 這樣的父母就會讓孩子認為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媽媽才知道, 我的想法都是錯誤的, 只有媽媽才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如果孩子的這種意識一再被強化, 那麼他的獨立性就會被慢慢抹殺了。

正確方法:

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 對獨生子女來說更是如此, 但怎樣才是真正的愛呢?父母對孩子的愛應該基於對孩子的尊重,

Advertisiment
而不是以愛為藉口的管教和束縛。 父母尊重孩子, 應盡可能學會和他們平等相處。 在資訊爆炸的今天, 孩子不管是生理還是心智, 發育都比較早, 內心世界都很豐富。 現在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真正尊重和理解他的知心朋友, 而不是事事給予他指導、管教並包辦一切的家長。 從這個意義上說, 家長最應該做的就是要放下家長的架子, 成為孩子真正意義上的知心朋友。

誤區二、不理解孩子突然的“佔有欲” 一味的責備

幼兒經常把“我”“我的”這兩個字眼掛在嘴邊。 有時, 孩子會突然從你手裡搶走小勺子或某件玩具並大聲宣佈“這是我的”, 會因為鄰居家的孩子玩“我的”玩具就大哭大鬧。 有的父母不瞭解孩子的這些行為,

Advertisiment
因而責備孩子自私、不懂得分享。 其實, 這是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完成了第一個飛躍。

正確方法:

在這個階段。 家長們要瞭解這是孩子們心理發展的必然經歷和奧秘, 要以欣喜的心情來看待孩子的不再乖乖聽話和“自私”, 而不是徒增些許煩惱。 尊重孩子在這階段的心理需求, 信賴他的感覺, 才能幫助他們成為懂得分享的人。 父母要合理地保護孩子的“佔有欲”, 幫助他們健全對自我的正確認知, 然後在教導他們學會分享。

誤區三、缺乏溝通和交流 拒絕孩子合理的要求

孩子晚飯時食量變小, 你卻執意讓她把飯吃完, 卻不知道她在飯前吃了小點心。 孩子想看一會電視, 你卻講各種條件, 孩子賭氣回屋也不去完成。

Advertisiment
時間久了家長會發現孩子越來越難管, 成了不聽話的孩子。 如果家長不問青紅皂白, 只一味地拒絕孩子, 不給孩子迴旋的餘地, 孩子就覺得失了“面子”, 而產生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 並孤注一擲, 拒不執行大人的“命令”。 歸其原因, 是交流的缺失使雙方不能很好的相互理解。

正確方法:

感情是培養出來的, 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 你應該重質而不在於量, 多和孩子聊聊天, 給孩子講講你這一天的喜怒哀樂, 而他也會把一天裡遇到的開心與不開心的事情說給你聽。 和孩子分享你的一切, 你會發現, 孩子很容易就能走進你的世界, 而你也會感動于孩子給予你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擁抱、每一句安慰。 這樣, 在遇到事情時,

Advertisiment
孩子就會主動把自己的原因、想法表達出來, 不會用行動去無聲地反抗。

誤區四、把孩子當做自己的附屬品 忽略孩子的意願

孩子想吃橘子, 父母卻認為蘋果更有營養, 強制讓孩子吃蘋果。 父母喜歡鋼琴, 便為孩子去報鋼琴班, 卻不問問孩子的興趣是什麼。 很多父母再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缺乏對孩子的尊重, 在這些父母的眼裡, 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續, 是屬於自己的, 替孩子做主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事實上, 孩子並非是父母的附屬品, 他和父母一樣, 也是一個完整、獨立的個體, 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間, 需要被尊重。

正確方法:

父母要允許孩子有適合他年齡段的看似簡單的想法存在, 給孩子一些由他自主處理的事情, 接受孩子對成人的合理建議。

Advertisiment
與孩子和睦相處, 平等生活, 遇到事情共同探討, 共同商量, 讓孩子在平等的氣氛中長大。 這樣, 會使孩子覺得你尊重他, 自尊得到了維護的孩子會獲得愉悅感和成就感。 從小把他當獨立人看, 給他必要的尊重和選擇的餘地, 成年之後, 他才會擁有自信和獨立的精神。

誤區五、對孩子沒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 過早給孩子貼上標籤

在生活中, 有些父母教育孩子太過心急, 用大人的標準去衡量孩子, 當孩子達不到成人的標準時, 就會認為孩子什麼都做不好, 怎麼說、怎麼教都不行, 對待孩子就會越加的急迫。 如果父母不體諒孩子, 一看孩子做得不好, 不能令人滿意, 就立刻替代孩子做事, 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行, 漸漸地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正確方法:

誤區六、以武力鎮壓孩子 懲罰成為教育的主要手段

孩子總是會調皮闖禍的,許多父母一旦孩子犯了錯誤就用武力去“教育”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越來越難管,越來越不聽話。錯誤的懲罰常常無法持久有效地解決問題,一種懲罰措施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失去效用,這個時候父母不會去思考這種方法是不是錯了,反而去增加懲罰力度。而孩子在經歷了最初的恐懼和傷心之後,逐漸過渡到無動於衷,最後用隔離親情的麻木狀態進行“自我保護”。

正確方法:

在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要看準時機,等雙方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並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能夠使孩子明白行為和後果的關係,同時也可以教會他什麼是責任,因為承擔這個後果就是他的責任。管孩子是為了糾正他的不良行為,而不是讓他痛苦或者難過,應該換種方式來“懲罰”孩子,糾正他的壞毛病。

愛是尊重和理解

父母在關愛孩子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給他們最重要的尊重和理解,平等的看待孩子,記得他們也是“小大人”,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有些時候父母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沒有壓迫與束縛,你會發現和孩子交流其實很容易。

漸漸地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正確方法:

誤區六、以武力鎮壓孩子 懲罰成為教育的主要手段

孩子總是會調皮闖禍的,許多父母一旦孩子犯了錯誤就用武力去“教育”孩子,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越來越難管,越來越不聽話。錯誤的懲罰常常無法持久有效地解決問題,一種懲罰措施往往只能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就會失去效用,這個時候父母不會去思考這種方法是不是錯了,反而去增加懲罰力度。而孩子在經歷了最初的恐懼和傷心之後,逐漸過渡到無動於衷,最後用隔離親情的麻木狀態進行“自我保護”。

正確方法:

在糾正孩子錯誤的時候,要看準時機,等雙方都冷靜下來的時候,再心平氣和地講道理,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並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裡。對於孩子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處罰,能夠使孩子明白行為和後果的關係,同時也可以教會他什麼是責任,因為承擔這個後果就是他的責任。管孩子是為了糾正他的不良行為,而不是讓他痛苦或者難過,應該換種方式來“懲罰”孩子,糾正他的壞毛病。

愛是尊重和理解

父母在關愛孩子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給他們最重要的尊重和理解,平等的看待孩子,記得他們也是“小大人”,不要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有些時候父母要蹲下來和孩子說話,沒有壓迫與束縛,你會發現和孩子交流其實很容易。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