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的錯誤做法

應經常鼓勵孩子, 讓她學會自信, 要讓孩子相信自己, 儘量避免孩子因學習成績不如別人而有責怪, 而有責怪的 語氣。 不要讓孩子心中有一種自卑感, 鼓勵孩子要勝不姣, 敗不餒。 所有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 但又難免會出現缺點與錯誤, 因此家長要把握好尺度。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基諾特, 把父母不宜對孩子講的語言歸為十大類

1.不要威脅, 如“我再也不想帶你了, 你給我滾開吧!”

2.不要哀求, 如“我的小祖宗, 我求求你, 好不好?”

3.不要抱怨, 如“你這不爭氣的孩子, 真叫人傷心透了!”

4.不要許願, 如“假如你考了100分,

Advertisiment
我就……”

5.不要諷刺, 如“你可真了不起, 還能幹出這種事兒!”

6.不要惡語, 如“你這個大笨蛋!”

7.不要責備, 如“你總是做錯事, 真是太糟糕了!”

8.不要侮辱, 如“你真是個沒用的廢物!”

9.不要壓抑, 如“閉嘴, 不許再說話!”

10.不要強迫, 如“我說不行, 就是不行!”

讓孩子在學習、勞動、社會生活、人際交往方面有實踐能力。 從小教育孩子尊重老師和同學, 同學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學習, 可以取長補短, 共同進步, 共同提高。 外國有一句諺語"能力在孤獨中培養, 品格在社會中形成"。 在培養孩子獨立學習思考能力的同時, 還要教育孩子融入集體, 團結友愛, 處處有愛心, 培養良好的人際關係, 這將使孩子終生收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