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這些動作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通常情況下,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 多採用簡單直白的方式, 告訴孩子哪些事情不能做, 哪些事情做得不對或不好, 即批評和說教。 事實上, 這種教育效果並不理想, 批評太多, 說教太多, 不僅對孩子的成長無益, 還會產生許多的副作用, 激起孩子本能的反抗, 甚至造成孩子叛逆、厭學。

其實, 暗示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家庭教育。 暗示教育是相對於直接教育而言的, 即:通過語言、動作、表情和眼神等方式, 啟發、鼓勵或制止孩子的某些行為, 讓孩子從中受到教育。 暗示教育主要有如下幾種方式。

語言暗示

語言暗示不同于說教,

Advertisiment
常採取迂回的辦法, 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向家長的意願靠攏。

以前, 女兒不太喜歡招呼人, 有一次, 家裡來了客人, 我故意對女兒說:“有禮貌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阿姨最喜歡這樣的孩子了, 說不定還會給她糖吃喲!”我的話音剛落, 女兒便湊上前, 親熱地叫了一聲“阿姨好”, 還主動將手中的電視搖控器交給了客人。

動作暗示

那天, 去醫院看望一位病人, 女兒在病房裡上躥下跳, 大聲喧嘩, 嚴重影響了病人休息。 礙於旁人在場, 不便呵斥孩子, 我只得豎起一根手指, 對女兒做了一個“噓”的動作。 果然, 女兒心領神會, 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行為暗示

女兒從小就喜歡剪紙, 但她有一個不好的習慣, 將紙屑弄得滿地都是。 有一次,

Advertisiment
女兒剪完紙後, 地上又是一片狼藉。 見此, 我沒有直接批評她, 而是一聲不吭地將那些紙屑撿到垃圾筒裡。 女兒見狀, 也紅著臉過來幫忙。 等收拾完畢, 我不由自主感歎道, 地上沒有垃圾真漂亮啊!

眼神暗示

女兒趴在茶几上寫作業, 寫著寫著, 她就停了下來, 開始擺弄起身邊的玩具。 我沒有吱聲, 而是用嚴厲的眼神盯著她, 女兒發現後, 趕緊放下玩具, 認真地做起作業來。 眼神是一種無聲的語言, 它能表達各種各樣的情感, 對規範孩子的行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此外, 還可以用眼神向孩子表達讚賞、關愛、理解等內容。

教育需要做到 “潤物細無聲”, 讓孩子在無形中接受教育, 那樣才能無聲勝有聲, 達到最理想的教育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