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孩子,你是溫柔派還是嚴格派?

爸爸在孩子的心目中, 往往都有很高大的形象, 無所不能, 是孩子的超級大英雄, 也是孩子的第一個偶像。 有些孩子懼怕爸爸, 因為爸爸嚴肅;有些孩子粘爸爸, 因為爸爸親切。 每位爸爸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 都有自己的Style, 或溫柔派, 或嚴格派, 你是哪一派呢?

DD:寶寶, 來, 爸爸帶你去打球。

BB:爸爸, 你回來啦!

DD:寶寶還沒睡呢?爸爸給你講故事。

DD:寶寶, 我們是男子漢, 犯了錯不能只是哭, 告訴爸爸, 剛才發生了什麼?

DD:不要一直玩遊戲, 作業做好了嗎?快去寫作業。

DD:好好吃飯!不要一邊吃一邊玩!

BB:媽媽, 我剛才把碗打破了, 挨爸爸罵了。

Advertisiment

只有孩子能聽得進的話, 才是最管用的

我隨口問孩子:“貝貝, 我對你是溫柔派還是嚴格派?”孩子回答:“對立派!”仔細想想, 倒也是, 父母和孩子之間, 都是對立的。 成年人與孩子看問題的角度很多時候是不一樣的, 你要讓孩子向東, 可能孩子偏偏要向西。 其實, 向東未必錯, 但向西可能是一個新的亮點。

在生活當中, 教育孩子的時候, 溫柔派和嚴格派應該是混合在一起的, 很難把它們區分出來。 柔中帶剛, 剛中帶柔, 剛柔並濟。

在我學親子諮詢師課程之前, 我可能會選擇站在溫柔派這一邊, 打孩子、罵孩子, 是我很不願意看到的, 從字面看, 嚴格派有可能與打罵會結合在一起。 而現在, 對這個問題, 有了不一樣的認識:教育孩子, 為什麼要分溫柔派還是嚴格派,

Advertisiment
這個區分沒有存在的必要!無論對溫柔派和嚴格派這兩個詞進行如何的解釋, 對教育孩子來說, 都沒有什麼幫助。 公說公有理, 婆說婆有理, 無非是各自找些理由和例子罷了。

教育孩子, 只有孩子能夠聽得進去的話語, 才是最管用的。

早上孩子要自己倒牛奶, 結果牛奶灑在桌子上。 我理解的屬於溫柔派的家長, 也許會這樣說:“孩子, 牛奶灑了, 我們一起來擦掉吧!”我理解的屬於嚴格派的家長, 也許會這樣說:“你這個孩子, 怎麼搞的, 叫你不要倒, 看看, 把牛奶灑在桌子上了吧, 你怎麼這樣不讓我省心呀!”

如果嚴格派是這種思路, 可能馬上會招來許多人的反對, 教育孩子不可以這樣, 但讓他說出一個所以然來,

Advertisiment
反對的人又一下子無語了。 而溫柔派的做法可能會讓人覺得太柔了, 孩子做得不對, 指出來總是需要的, 但要問如何向孩子指出來呢?也無語了。

在表揚和批評孩子的時候, 要避免評價孩子的性格能力, 著重描述見聞和感受。 特別是在批評的時候, 評價性的語言會阻礙孩子前進的腳步, 而描述性的語言才能讓他獲得真正的自由。 孩子牛奶灑了以後, 可以這樣對他說:“我看到牛奶灑了。 ”然後遞給他一塊抹布, 或者可以問他:“我們需要什麼呢?”孩子可能會回答抹布或是紙巾。 這樣就避免了批評他, 並抓住了這件事的重點, 讓他明白需要怎麼做, 教育的目的也達到了。

假如你晚上有事, 必須要出去, 但你的孩子就是抱著你的腿,

Advertisiment
不放你走, 而且還大哭:“爸爸, 別走, 留在家裡和我玩。 ”這時候, 可能溫柔派和嚴格派的招術都不好使, 孩子是“油鹽不進”。 你可以嘗試一下這樣做, 可能會讓你擺脫困境:“寶貝, 我知道你不想讓我出去, 你希望我在家裡陪你, 可這件事爸爸一定要去做的。 ”你再看看孩子的反應, 一遍不行, 可以兩遍、三遍、四遍。

還有一個技巧是把威脅轉化成選擇。 比如孩子在客廳或臥室玩水槍, 你可能會脫口而出:“你再在客廳和臥室玩水槍, 我就把水槍扔掉。 ”但如果你這樣說:“水槍不是在客廳和臥室玩的, 你可以在浴室或者是房子外面玩, 你自己挑地方。 ”孩子接受的可能性會更大。

總之, 在面對孩子的時候,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 父母親千萬不要只想著自己是選擇溫柔派,

Advertisiment
還是選擇嚴格派去教育孩子, 如果時刻繃緊這根弦, 那會相當累, 而且刻意進行, 萬一“演”得不自然, 孩子是會看出名堂來的, 不要以為他小就不知道, 孩子可是“鬼精鬼精”的, 他完全能夠體會到。

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 一定要尊重孩子, 這一點非常重要, 必須要在尊重的前提下, 然後加以引導。 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 不要把自己都不願意接受的教育手段, 加注到孩子身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