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 我們日常的一個職責就是為孩子這棵成長中的小樹“修枝剪杈”;但是每位元父母修剪枝杈的方式可是大不相同的, 我們假設有這樣兩類父母——白臉父母和紅臉父母, 先來看幾個例子:
場景一:
時間——晚上9:00
地點——家中
人物——5歲的依依和父母
事件——媽媽給愛畫畫的依依新買了一本蠟筆畫練習書, 依依跟著書學畫畫, 此時到了準備睡覺的時間, 她仍意猶未竟。 父母對依依說:“寶貝, 別畫了, 該睡覺了!”孩子說:“不嘛, 我還沒畫完呢!”
白臉父母的做法:強行奪過孩子手中的紙和筆, 拉著孩子去臥室。
可能的結果:孩子哇哇大哭,
Advertisiment
紅臉父母的做法:對孩子說:“今天時間有點兒晚了, 我們再畫5分鐘就去睡覺, 好嗎?”並和孩子一起計畫如何利用這最後的5分鐘完成手中的畫。
可能的結果:5分鐘後, 孩子收拾起紙筆, 高興地去洗漱, 10分鐘後平靜地上床睡覺。
場景二:
時間——週末中午12:00
地點——公園附近的餐館裡
人物——爸爸媽媽和4歲的辰辰
事件——週末爸爸媽媽帶孩子在公園遊玩, 中午就在公園附近的餐館就餐。 點好了菜, 在等待上菜的時間裡, 辰辰說:“媽媽, 我要喝飲料!”孩子一上午玩得太開心了, 天氣又熱, 辰辰出了很多汗,
Advertisiment
白臉父母的做法:對孩子說:“飯前不能喝飲料!”孩子不聽:“我渴了, 我就要喝!”
可能的結果:爸爸媽媽裝做沒聽見, 不理會孩子;孩子又哭又鬧開始耍賴, 周圍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了, 父母覺得很尷尬, 一個說:“再鬧就帶你回家!別在外面丟人了!”見威脅無效, 另一個說:“算了, 讓他先喝一點兒飲料吧!”辰辰的目的達到了, 抱著飲料瓶“咕咚咕咚”喝了個痛快, 等飯菜上桌時, 他已經喝了個水飽……
紅臉父母的做法:關切地問孩子“渴了吧?我們先喝一點兒水吧, 喝了甜飲料你就沒有胃口吃好吃的了, 一會兒你最愛吃的烤鴨就做好了, 我們看誰能忍住不喝飲料!”
可能的結果:孩子也許明白了:現在不喝飲料,
Advertisiment
場景三:
時間——下午5:30
地點——幼稚園活動場的滑梯旁
人物——中班和大班的小朋友
事件——小朋友們在玩滑梯, 由於人比較多, 大家都在排隊有秩序地等候。
Advertisiment
白臉父母的做法:對天天說“你看你!怎麼這麼不懂事!看看別的小朋友都在排隊呢!媽媽平時是怎麼教你的!”因為其他小朋友的家長也都在旁邊看見了天天推瑤瑤, 而且昨天瑤瑤還在她媽媽的鼓勵下給天天一塊牛奶糖吃呢, 天天的媽媽實在是不好意思, 拉過天天朝著他屁股就是一巴掌。
可能的結果:天天和瑤瑤都在大哭, 兩位媽媽心裡都不是滋味。
紅臉父母的做法:對天天說:“快把瑤瑤扶起來, 看看她哪裡摔疼了?”天天扶起瑤瑤, 對她說了聲對不起。 媽媽問天天:“發生了什麼事?”天天回答說,
Advertisiment
可能的結果:天天明白了應該在人少的地方玩追趕遊戲, 瑤瑤也接受了天天的道歉停止了哭泣, 大家又高興地玩起來。
從上面的例子反映出的白臉父母和紅臉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中, 我們可以做一個總結:
白臉父母: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 喜歡使用懲罰的管教方式, 例如:
如果不按時睡覺就拿走孩子手中的畫筆;
如果飯前喝飲料就不給孩子吃他喜歡的烤鴨;
如果孩子推倒別人就打他的屁股。
紅臉父母:當孩子的行為出現問題時, 先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給予孩子解釋的機會,理解孩子,堅決糾正孩子的錯誤做法,並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例如:
堅持孩子的就寢時間,但根據情況給予靈活處理,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還集中在正在進行的活動上,給予孩子事先的提醒,如“5分鐘後我們就要……”;
堅持飯前不喝飲料的規則,任憑孩子哭鬧也不妥協,同時用溫和的方式傳達出父母堅持原則的決心;
當孩子推倒別人,給予孩子解釋的機會,多問這樣的問題: “發生什麼事情了?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你覺得怎樣?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你會怎麼做?現在你打算怎麼辦?” 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自我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通過對比白臉父母和紅臉父母管教孩子的結果,我們不難看出,白臉父母總是把事情弄得更糟,結果往往是“孩子哭、大人氣”;而紅臉父母卻能“化干戈為玉帛”,取得滿意的教育效果。
生活中,我們都扮演過白臉父母和紅臉父母的角色:白臉父母就是對待孩子比較嚴厲的父母,而紅臉父母就是找到了“嚴”和“慈”的平衡點的父母;當然還有一些過度縱容孩子的父母。父母嚴厲或縱容的管教方式都不能説明孩子健康地成長,有很多實例也證實了這點。雖然我們瞭解這些道理,但在實踐操作中沒有誰是永遠的“完美父母”;好在,我們都願意努力做孩子面前的紅臉父母,那麼,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紅臉父母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則吧:
管教孩子時,“嚴”“慈”並用。只“慈”不“嚴”會讓孩子學會利用父母以逃避責任,只“嚴”不“慈”則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嚴”“慈”並用,孩子才會配合,在無憂無慮的同時知道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注意傾聽孩子。父母用心聆聽孩子的感受有助於穩定孩子的情緒。父母越早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頻頻說教,孩子身心就越健康。孩子會懂得宣洩情感是很正常的。這意味著父母要善於猜測孩子的心思並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堅持到底。堅持到底是指父母一旦決定該幹什麼就“嚴”“慈”並用直至完成,而不是使用單純的教訓和懲罰。跟孩子說話時,言辭要簡潔並緊扣主題,三言兩語就會奏效。例如,如果孩子不肯睡覺,你不必說什麼,站起來,溫和而有力地牽著他的手,把他帶到房間裡,告訴他現在是睡覺時間。如果孩子還不肯睡覺,你可以給他有限的幾個選擇:“你是自己來選個睡覺前想聽的故事,還是讓我來幫你挑呢?咱們的故事只能講到9點鐘。” 他會知道你言出必行,並且“嚴”“慈”並用,堅持到底。孩子還會知道什麼是責任感。他可以選擇趕快準備睡覺,以便多一點時間來聽故事,或者磨磨蹭蹭,以至沒多少時間來聽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最大的收穫就是讓他學會如何自尊自愛、尊重他人。 文/燕博士 轉自好父母博客
先分析問題發生的原因,給予孩子解釋的機會,理解孩子,堅決糾正孩子的錯誤做法,並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例如:堅持孩子的就寢時間,但根據情況給予靈活處理,如果孩子的注意力還集中在正在進行的活動上,給予孩子事先的提醒,如“5分鐘後我們就要……”;
堅持飯前不喝飲料的規則,任憑孩子哭鬧也不妥協,同時用溫和的方式傳達出父母堅持原則的決心;
當孩子推倒別人,給予孩子解釋的機會,多問這樣的問題: “發生什麼事情了?你認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你覺得怎樣?以後碰到類似的問題,你會怎麼做?現在你打算怎麼辦?” 這樣還可以培養孩子自我思考和判斷的能力。
通過對比白臉父母和紅臉父母管教孩子的結果,我們不難看出,白臉父母總是把事情弄得更糟,結果往往是“孩子哭、大人氣”;而紅臉父母卻能“化干戈為玉帛”,取得滿意的教育效果。
生活中,我們都扮演過白臉父母和紅臉父母的角色:白臉父母就是對待孩子比較嚴厲的父母,而紅臉父母就是找到了“嚴”和“慈”的平衡點的父母;當然還有一些過度縱容孩子的父母。父母嚴厲或縱容的管教方式都不能説明孩子健康地成長,有很多實例也證實了這點。雖然我們瞭解這些道理,但在實踐操作中沒有誰是永遠的“完美父母”;好在,我們都願意努力做孩子面前的紅臉父母,那麼,我們一起來重溫一下紅臉父母管教孩子的基本原則吧:
管教孩子時,“嚴”“慈”並用。只“慈”不“嚴”會讓孩子學會利用父母以逃避責任,只“嚴”不“慈”則會激起孩子的叛逆心理。“嚴”“慈”並用,孩子才會配合,在無憂無慮的同時知道了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
注意傾聽孩子。父母用心聆聽孩子的感受有助於穩定孩子的情緒。父母越早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頻頻說教,孩子身心就越健康。孩子會懂得宣洩情感是很正常的。這意味著父母要善於猜測孩子的心思並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堅持到底。堅持到底是指父母一旦決定該幹什麼就“嚴”“慈”並用直至完成,而不是使用單純的教訓和懲罰。跟孩子說話時,言辭要簡潔並緊扣主題,三言兩語就會奏效。例如,如果孩子不肯睡覺,你不必說什麼,站起來,溫和而有力地牽著他的手,把他帶到房間裡,告訴他現在是睡覺時間。如果孩子還不肯睡覺,你可以給他有限的幾個選擇:“你是自己來選個睡覺前想聽的故事,還是讓我來幫你挑呢?咱們的故事只能講到9點鐘。” 他會知道你言出必行,並且“嚴”“慈”並用,堅持到底。孩子還會知道什麼是責任感。他可以選擇趕快準備睡覺,以便多一點時間來聽故事,或者磨磨蹭蹭,以至沒多少時間來聽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最大的收穫就是讓他學會如何自尊自愛、尊重他人。 文/燕博士 轉自好父母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