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型父母, 既盡力為培養孩子創造極佳的成長環境, 又確定明確的限制。 他們指導孩子, 但絕不意味著控制。 他們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解釋, 同時也允許孩子有主見。 對孩子的獨立性很欣賞, 同時又培養他們對家庭、同伴和社會的責任感, 反對孩子的依賴性和幼稚的行為, 鼓勵和讚揚孩子的能力。
給孩子建設性的關懷
關心愛護孩子與溺愛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 建設性的關懷意味著為孩子提供良好的情感環境, 以一種孩子能承認接受的方式支援他。 這種關懷遠遠超出于孩子取得好成績或晚上擁抱孩子。
Advertisiment
參加孩子的玩耍和遊戲時, 父母不應該對孩子的興趣、熱情和接受能力作任何評價, 並且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表揚孩子合適的行為。 這種表揚應該準確、真誠而具體, 避免過分的言辭。
2、參加孩子的活動, 以表明你的興趣。 把你看到的情況說出來, 並能反映出孩子的情感, 不管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
3、不要提出或發佈命令。 你的任務只是觀察, 說出你的所見, 而不是去控制或指導孩子。
積極的約束
家長們一般都能輕易學會建設性關懷的原則, 但對約束卻很難掌握。 富有積極意義的約束就是父母應該掌握對付孩子調皮搗蛋行為的辦法,
Advertisiment
儘管市面上有成百上千的書籍專門論述如何最好地管教孩子, 但真正有效的只有幾點簡單的原則:
1、限制和規定清楚地確定下來, 並堅持遵守。 如果可能, 寫下並公佈這些規定。
2、孩子開始調皮時警告或提醒他們。 這是培養孩子自我控制能力的最佳辦法。
3、用表揚或欣賞來肯定好的行為, 以此塑造積極的行為, 對孩子故意吸引你注意的行為置之不理。
4、教育孩子按照你期望的那樣成長。 明智的父母會不惜花費足夠的時間與孩子談論價值觀、社會準則, 告訴他們這些價值和準則重要的原因。
5、防患於未然。 大多數問題的發生是有特定的刺激原因和信號的。
Advertisiment
6、如果某些規定和限制被違反了, 不管是否故意, 應立即給予適當的懲罰。 一定要前後一致, 說到做到。
7、懲罰孩子時, 程度一定要適宜。
8、掌握一些限制方法。 如:
A、明白後果。 就是讓孩子經歷自己的搗亂行為必然產生的後果, 以便讓孩子明白你為什麼要確立某項規定。
B、面壁。 就是讓孩子獨自呆在一個中性的、不受影響的地方, 時間很短。 如果孩子在公眾場合搗亂, 這個方法很有效。
C、剝奪一項特權。 當孩子太大, 不能用“面壁”時, 就可剝奪一項特權, 比如不讓看電視、玩遊戲機等, 效果就很好。 但不要剝奪有可能對他們的成長有利的特權。
D、過度矯正。 該辦法一般用於快速矯正行為。
Advertisiment
E、行為分數制度。 對一些慢性問題, 許多心理學家建議採取這種辦法, 每次孩子能準確地說出好的行為, 便給他加分, 可以立即得到或以後得到獎賞。 相反, 遇到調皮搗蛋行為就減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