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 我的微博突然收到這樣一條留言:“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我不懂得幼教, 只是盲目地給予孩子愛與自由。 現在孩子五歲半, 當不被滿足時脾氣很大, 難以自控, 甚至對我拳打腳踢。 我努力克制自己, 不跟她對抗, 冷處理, 然後講道理, 她能接受。 但是, 下次還是這樣, 我痛苦到極點, 我知道我錯了, 但該如何做, 如何改進?”
其實, 遇到類似困惑的年輕父母還有很多。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 父母由於對“愛與自由”的盲目推崇, 甚至是走火入魔, 導致孩子成長到一定階段後, 並不具備相應的自我控制能力。 一旦孩子的要求或欲望不能得到即時滿足,
Advertisiment
而要回答這位家長的問題, 真不是簡單幾句話或者一篇短文就可以立竿見影的。 關於自控力的話題, 雖然我在去年出版的《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一書中做過專題探討, 但限於篇幅, 也只能淺嘗輒止。
當完成這本書的寫作之後, 我才真正體會到, 培養兒童自控力確實是一項系統工程, 最好從孩子出生以後就開始。 與其讓孩子很早就掌握很多知識和技能, 不如趁早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和健全人格。 如今已有很多研究表明, 自控力比智商更有助於學習成績, 比情商更有助於社會交往。
自控力, 就是孩子自我成長的“秘密武器”
從認知神經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最新研究來看,
Advertisiment
三四年前, 也就是我的女兒伊伊三四歲左右, 我就開始認真觀察她與經常一起玩的一些孩子的行為表現。 其中的一些細節引發了我的極大關注和深入思考。
比如, 每次帶伊伊到外面玩的時候, 只要事先跟她說好幾點鐘回家或者過多久就回家, 她基本上都能做到, 不用大人苦口婆心地勸說。 但幾乎每一次, 我都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一邊是家長求爹爹告奶奶似地哀求孩子早點回家, 另一邊卻是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顧自己玩”。
Advertisiment
後來我又注意到另外一件事情。 我們所居住的社區裡面有一條步行街, 每天都有很多小朋友到步行街玩。 這條几百米長的步行街兩邊, 有一些小商家入駐, 部分商店外面安裝了孩子們最喜歡的搖搖車。 大多數時候, 我們也會讓伊伊去坐搖搖車。 不過, 我們從小就給她養成了一個很好的習慣, 那就是“一天只能坐一次”, 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如此。
所以, 當她坐了一次以後, 就會自動下來, 不會吵著再坐一次。 然而, 我也經常看到這樣的一幕, 部分小朋友坐完一次以後總是會嚷嚷著再坐一次, 於是大人欣然應允。 當坐完第二次後, 他們又開始耍賴, 一定要再玩一次。 大人拗不過孩子, 只好遷就他們。 更有甚者,
Advertisiment
其實, 類似這樣的“熊孩子”, 可以說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去超市購物, 總會看到這樣一些孩子, 買了這還要那, 稍不如意就倒地耍潑;到餐廳吃飯, 總會看到這樣一些孩子, 自顧自地玩手中的玩具, 身旁正守著幾個大人給他餵飯;到遊樂場玩, 總會看到這樣一些孩子, 動不動就對其他孩子橫眉冷對, 甚至拳腳相加。
雖然那些所謂的“熊孩子”各有各的“熊樣”, 但是, 根源問題往往都一樣——缺乏基本的自控力。 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和要求, 所以就會“及時行樂”, 稍不滿足就對家長軟硬兼施;因為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所以就會亂發脾氣, 稍不如意就對別人手腳並用。
愛與管教相伴才是真愛,
Advertisiment
“愛與自由”, 是目前很多親子教育書籍和言論中, 備受推崇的教育理念, 也受到很多年輕父母的追捧。 但我發現, 很多家長對這些教育理論和理念的理解有很多偏差, 甚至還不由自主地滑向天平的另一端, 就是要給孩子充分的自由, 為了確保自由, 孩子可以隨心所欲。
其實, 對於任何人來說, 自由都是相對的, 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秩序和規則基礎之上的, 孩子也不例外。 身處一個由數十億人組成的人類社會, 我們從來都只有相對的自由, 而沒有絕對的自由。
因為我們對“要給孩子自由, 要尊重孩子”的誤解, 所以導致了部分家長對孩子的過度溺愛:只要是孩子的要求, 家長就會儘量滿足, 而不考慮這個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即使是涉及到做人的根本,家長也是好言相勸不予批評或懲罰;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家長總是先挑學校和老師的毛病,而不是考慮自己孩子的問題。
到最後,甚至演變為,就是不願意讓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希望孩子能夠在最好的環境裡面得到成長:有無限的愛、有絕對的自由、每個人都對孩子萬分尊重等等。
遺憾的是,這樣的生活環境,到哪裡都是鏡中月、水中花。對於所有人來說,所處的社會大環境都是一樣的。這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不會單獨為了某個孩子而發生任何變化,社會上也沒有一個人是只肯全心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的。
孩子的成長,當然離不開自由和寬鬆的環境,也離不開自我成長和自己做主的機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學會不斷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我成長。但是,放手並不是撒手,更不是放任自流。沒有任何約束的自由必將演變為寵溺,嬌生慣養的孩子基本上都沒有受到什麼約束。
美國教育家希利爾在《培育孩子》一書的序中有這樣一句話:“縱容孩子不僅顯得家長沒有能力,更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這些家長要麼不知道管教的重要性,要麼是懶於管教。”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那些曾經走過彎路的家長一定對此深有體會,正如那位給我微博留言的媽媽一樣。
順應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是徹底放棄管教和規則。愛與管教相伴,才是對孩子的真愛;有約束的自由,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六歲前用心,六歲後省心人生之路很漫長,如果在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引,孩子們就可能走錯方向,越往前走,就會越危險。直到有一天,當我們發現他們走錯了方向,試圖扭轉局面、讓孩子重新來過時,我們才會發現這似乎比登天還難。
我一個朋友的小孩,已經上小學。她的家長非常推崇自由教育觀念,從小就很尊重孩子,從來不會大聲對孩子說話,更不要說批評孩子了。即使孩子不聽話或者犯了錯,一律輕言細語跟孩子講道理。家裡的大人都很有耐心,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可以耐著性子跟孩子說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道理,到最後往往還不起任何作用。
同時,對於這個孩子來說,家裡沒有太多規則和約束,幾乎是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比如吃飯時可以隨便玩,上學可以任意遲到,上課可以隨意走動,跳舞可以隨時休息。也許,在孩子眼裡,從來就沒有規則和約束的概念。
但是,在她即將面臨“幼升小”的時候,家長開始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孩子一定會適應不了小學的學習和老師的要求。當家裡的大人試著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時,卻發現,即使偶爾採用打罵這種極端的方式,孩子的很多陋習都難以改變,很多問題也難以解決,很多方向更難以扭轉。
當然,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是需要把握好時機的,更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教育的機會,一旦錯過,我們就永遠無法彌補,即使可以補救,往往也難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我每次在面向學齡前孩子家長的講座結束之前,總會跟大家分享一句話:“六歲前用心,六歲後省心;六歲前省心,六歲後操心。”其實,這是我兩年多前在微博上分享給家長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伊伊差不多也快滿六歲。而這個總結,也正是源於我在三四年前開始留意觀察她和身邊一些孩子的深刻感悟。目前,伊伊已經進入小學二年級的階段,隨著她的逐漸成長,她在各個方面的表現也已充分印證了這句話。
其實,在六歲前,最需要家長用心的地方,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換句通俗易懂的話說,就是要讓孩子管好自己。一旦孩子具備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到了六歲以後,家長就會越來越省心。反之,家長只能越來越操心,並且很多方面都可能事倍功半。
給家長的忠告,科學育兒才是硬道理專門從事兒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培訓工作這幾年來,我有一個很大的體會。現在跟家長談論育兒這個話題,有時候真的是很讓人為難。如果我們反對某個觀點或做法,家長就容易矯枉過正;如果我們宣導某些理念和方式,家長又容易走入極端。當我們試圖轉變家長觀念時,他們往往對方法比較感興趣;當我們提供具體案例和做法時,他們往往又覺得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導致這些現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缺乏基本的兒童心理學常識,所以他們也就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更不能活學活用。而孩子的自控力發展,就會涉及到很多理論和研究結果。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還得適當瞭解一些認知神經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知識。
當然,在如今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便捷時代,也有少數所謂的“教育專家”或者“心理專家”,為了博得更多人的關注甚至是頂禮膜拜,在不遺餘力地通過自己的平臺,用一些無比打動人心的口號或者非常吸引眼球的標題,誤導很多年輕家長。身處這樣一個價值觀多元的時代,關於教育孩子的各種觀點和理論層出不窮,如果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沒有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我們就很容易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因此,我想借此機會奉勸大家,當你們看夠了那些貌似醍醐灌頂的“心靈雞湯”以後,真的需要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那些基於理論研究成果和科學育兒知識而寫的文章或者圖書。也許大家會覺得很多心理學理論太深奧,讀起來很枯燥,似乎並不實用。
而不考慮這個要求是不是合理;如果孩子犯了錯誤,即使是涉及到做人的根本,家長也是好言相勸不予批評或懲罰;如果孩子在學校受到批評,家長總是先挑學校和老師的毛病,而不是考慮自己孩子的問題。到最後,甚至演變為,就是不願意讓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希望孩子能夠在最好的環境裡面得到成長:有無限的愛、有絕對的自由、每個人都對孩子萬分尊重等等。
遺憾的是,這樣的生活環境,到哪裡都是鏡中月、水中花。對於所有人來說,所處的社會大環境都是一樣的。這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不會單獨為了某個孩子而發生任何變化,社會上也沒有一個人是只肯全心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的。
孩子的成長,當然離不開自由和寬鬆的環境,也離不開自我成長和自己做主的機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要學會不斷對孩子放手,讓孩子自我成長。但是,放手並不是撒手,更不是放任自流。沒有任何約束的自由必將演變為寵溺,嬌生慣養的孩子基本上都沒有受到什麼約束。
美國教育家希利爾在《培育孩子》一書的序中有這樣一句話:“縱容孩子不僅顯得家長沒有能力,更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這些家長要麼不知道管教的重要性,要麼是懶於管教。”這絕不是危言聳聽,那些曾經走過彎路的家長一定對此深有體會,正如那位給我微博留言的媽媽一樣。
順應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選擇,並不是徹底放棄管教和規則。愛與管教相伴,才是對孩子的真愛;有約束的自由,建立在規則基礎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六歲前用心,六歲後省心人生之路很漫長,如果在一開始就沒有得到正確的指引,孩子們就可能走錯方向,越往前走,就會越危險。直到有一天,當我們發現他們走錯了方向,試圖扭轉局面、讓孩子重新來過時,我們才會發現這似乎比登天還難。
我一個朋友的小孩,已經上小學。她的家長非常推崇自由教育觀念,從小就很尊重孩子,從來不會大聲對孩子說話,更不要說批評孩子了。即使孩子不聽話或者犯了錯,一律輕言細語跟孩子講道理。家裡的大人都很有耐心,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可以耐著性子跟孩子說上半個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道理,到最後往往還不起任何作用。
同時,對於這個孩子來說,家裡沒有太多規則和約束,幾乎是想幹什麼就可以幹什麼,比如吃飯時可以隨便玩,上學可以任意遲到,上課可以隨意走動,跳舞可以隨時休息。也許,在孩子眼裡,從來就沒有規則和約束的概念。
但是,在她即將面臨“幼升小”的時候,家長開始意識到繼續這樣下去,孩子一定會適應不了小學的學習和老師的要求。當家裡的大人試著改變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時,卻發現,即使偶爾採用打罵這種極端的方式,孩子的很多陋習都難以改變,很多問題也難以解決,很多方向更難以扭轉。
當然,培養孩子的自控力是需要把握好時機的,更要符合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教育的機會,一旦錯過,我們就永遠無法彌補,即使可以補救,往往也難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我每次在面向學齡前孩子家長的講座結束之前,總會跟大家分享一句話:“六歲前用心,六歲後省心;六歲前省心,六歲後操心。”其實,這是我兩年多前在微博上分享給家長的一句話。
那個時候,伊伊差不多也快滿六歲。而這個總結,也正是源於我在三四年前開始留意觀察她和身邊一些孩子的深刻感悟。目前,伊伊已經進入小學二年級的階段,隨著她的逐漸成長,她在各個方面的表現也已充分印證了這句話。
其實,在六歲前,最需要家長用心的地方,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換句通俗易懂的話說,就是要讓孩子管好自己。一旦孩子具備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到了六歲以後,家長就會越來越省心。反之,家長只能越來越操心,並且很多方面都可能事倍功半。
給家長的忠告,科學育兒才是硬道理專門從事兒童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和培訓工作這幾年來,我有一個很大的體會。現在跟家長談論育兒這個話題,有時候真的是很讓人為難。如果我們反對某個觀點或做法,家長就容易矯枉過正;如果我們宣導某些理念和方式,家長又容易走入極端。當我們試圖轉變家長觀念時,他們往往對方法比較感興趣;當我們提供具體案例和做法時,他們往往又覺得不適合自己的孩子。
導致這些現象,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長缺乏基本的兒童心理學常識,所以他們也就無法透過現象看本質,更不能活學活用。而孩子的自控力發展,就會涉及到很多理論和研究結果。因此,作為家長,我們還得適當瞭解一些認知神經科學和發展心理學的基本知識。
當然,在如今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便捷時代,也有少數所謂的“教育專家”或者“心理專家”,為了博得更多人的關注甚至是頂禮膜拜,在不遺餘力地通過自己的平臺,用一些無比打動人心的口號或者非常吸引眼球的標題,誤導很多年輕家長。身處這樣一個價值觀多元的時代,關於教育孩子的各種觀點和理論層出不窮,如果沒有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判斷,沒有掌握一定的理論知識,我們就很容易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因此,我想借此機會奉勸大家,當你們看夠了那些貌似醍醐灌頂的“心靈雞湯”以後,真的需要靜下心來認真讀一讀那些基於理論研究成果和科學育兒知識而寫的文章或者圖書。也許大家會覺得很多心理學理論太深奧,讀起來很枯燥,似乎並不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