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教育拒絕“填鴨”啟蒙重在“四教”!

如今, 嬰幼兒的啟蒙教育已為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所重視, 不遺餘力者有之, 不惜重金者也有之。 然而, 對於嬰幼兒應進行那些啟蒙教育和怎樣進行啟蒙教育, 許多80後家長卻不得其法。

先說說什麼是啟蒙教育。 蒙者, 蒙童;啟者, 啟迪;所謂啟蒙, 就是按照嬰幼兒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 採用科學的方法, 即情即景地用聽得見、看得到、摸得著、理解得了的事和物對其感官和大腦進行刺激, 促進其大腦發育, 開發其大腦空間。 用當前一句時髦的話講:就是拓展“記憶體”, 為其以後的認知教育(學習文化知識)創造良好條件,

Advertisiment
做好充分準備, 打好堅實基礎。

5歲前是一生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我們不能只依靠6歲以後的學校教育, 而讓這之前的時間白白浪費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家庭更是孩子生活最久的場所, 對孩子影響也最大。 所以, 父母一定要借與孩子接觸最早、最密切的機遇來對孩子加以教導, 只有有效地引導, 才能把握這奠基的時刻, 讓孩子的心智得到最好的啟發。

然而, 不少80後家長對此缺乏理解, 他們不是把啟蒙教育的重點放在對嬰幼兒的行為習慣、自立意識、自理能力的培養上, 而是過早地、片面地進行認知教育, 填鴨式地向嬰幼兒灌輸知識, 有的甚至以自己的孩子能進行如何複雜的數學運算而沾沾自喜,

Advertisiment
以自己的孩子能背誦多少首唐詩宋詞而引以為豪。 殊不知, 在這種口頭上對答如流和滾瓜爛熟的後面, 腦子裡卻是一片茫然, 孩子對從自己口中說出來的東西根本不知其然, 更不用說知其所以然了。 久而久之, 反而會使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嚴重者還會造成智力障礙, 遺患無窮。

那麼, 嬰幼兒應接受哪些啟蒙教育?又該怎樣對嬰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呢?東子認為首先應重視心智培養, 即抓好“四教”, 即“教做人, 教處世, 教做事, 教求知”。

給80後家長的建議--

1. 要教孩子學“做人”。

教做人, 即育人, 這是一切類型教育的首要和核心。 道理很簡單:不會做人, 焉能做事?不能做事, 教有何益?翻開古今中外浩如煙海的教育典籍, 無一不把育人放在首要和核心的位置,

Advertisiment
只不過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度、不同的階級對這個“人”字賦予了不同的內涵罷了。

立業先立德, 做事先做人。 事做不好, 我們可以重頭再來;可人做不好, 那就是一生的悲哀。 孩童時期的可塑性很大, 是進行人格品德教育的最佳時期。 如果不在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和做人教育, 一旦孩子養成了壞的習慣, 危害的不僅是社會、家庭, 而且是孩子一生的前程。

所以, 家長對孩子進行啟蒙教育的首要任務是, 教孩子做人, 做一個誠實、正直、善良、勇敢、有愛心、懂感恩、具有良好品行的人。 家長要用“自尊、自強、自立”來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 做好孩子的表率和榜樣。 然後,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導、規範孩子的行為,

Advertisiment
為其將來成為一個合格的人奠定良好的基礎。

2. 要教孩子學“處世”。

會做人, 更要會處世。 對孩子啟蒙階段的處世培養, 家長要注重以下幾點:

要對其進行禮貌和禮儀教育, 禮貌教育是教其懂得以禮待人的道理, 禮儀教育是教其學會以禮待人的方法。

教育孩子懂得並學會平等待人, 尊重別人並要求別人也尊重自己。 要教其懂得並學會謙虛謹慎, 力戒驕滿, 在非原則問題上能謙讓別人。 但對別人的謙讓要有度, 不能是逆來順受。

要教育孩子懂得並學會講道理, 遇事以理服人。

要教會孩子一點自衛意識和能力, 屬於自己應得的不輕易放棄。

要給孩子灌輸一些競爭意識。

對孩子和群體相處以及與他人交際能力的培養,

Advertisiment
重頭戲還應放在實踐中, 主角應由其自己唱。 作為家長, 所能做的只是給孩子搭設一個舞臺, 即為其提供一個與群體相處和與他人交際的環境。 孩子在與其他孩子的接觸和交往中, 難免會發生一些摩擦、爭執和衝突, 對此, 只要不至於導致大的事故, 家長就不必過多干預, 既不要過於袒護自己的孩子, 也不要過分斥責自己的孩子, 可以靜觀其變, 讓孩子嘗試著自己明辨是非, 自己解決糾紛, 自己化解矛盾, 自己了結恩怨。 當然, 孩子處理得可能不是很好, 或者處理得很不當, 但是, 你要相信他會在一次次的嘗試之中不斷總結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 處理得越來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